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车位缺口超过5000 万个,其中车位缺口约213万个,北上广同样逃避不了一线城市紧缺停车位的问题。
然而,停车位紧缺就代表没有闲置的停车位资源吗?那可不一定。不信?那请看看周边的停车场利用率。写字楼、企业单位、商业中心等的停车场,白天拥挤不堪,晚上则空落落;居民楼、社区街道等的停车场,白天空空如也,晚上则一位难求。

停车百事通
因此,通过“共享车位”盘活闲置资源一直被认为是缓解停车难方法之一,无需再造,只需灵活利用。
有些人认为共享车位和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是一样的性质,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它们之间的性质还真的不同,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是制造资源租给有需求的人获得收益,而共享车位是把已有的闲置资源分享给其他有需求的车主获得收益,属于真正的“共享”。

停车百事通
关于共享车位的好处,不考虑落地实施各种条件问题,不用细说都知道,它盘活沉睡的车位资源,不仅让业主有收益,车主有位可停,而且能够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助力政府构建智慧城市来。
政府为此发布了多条政策法规,例如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西安等城市,相继在地方的停车管理条例或规定中,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共享停车”模式,提倡单位或个人把专属车位,通过移动平台共享给有需要的人,并获取收益,实现双赢。
既然有如此种种好处,为何几年过去了,仍然是叫好不叫座呢?相对于它的好处来说,目前阻碍其形成燎原之势的因素也不少,能够真正普及,做到缓解停车难仍有待时日。

停车百事通
私家车位。在有极大车位需求的一线城市,真正的私人车位并不多,大多数都是物业出租给业主。如果真的拥有私家车位,首先,这些车位一般都是在私密性较强的小区,鉴于保障住户的财产人身安全,一般都不会开放给外来车辆;其次,收益低不足以吸引人,拥有私家车位的业主大部分不想因为几百元而与其他人进行各种麻烦的沟通;再次,担心错时租出去,车主不守信用,不按时离开,自己回来却没位停。
小区公共车位。在需求大的小区,无论白天黑夜勉强自给自足,基本不能共享给外界。在有剩余车位的小区,部分情况和私家车位面临一样的问题,就是如何保障小区人身财产安全,还要再做外来车辆识别系统,增加物业管理压力,故考虑共享的也不多。
商超、写字楼等公共车位。这些车位本来就对外开放,不涉及新增收费和其他技术问题,但是治安管理以及信息对称,例如距离周边小区较近,会成为影响开放共享的因素。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车位。有人说政策扶持,那么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应当起领头作用,先把车位共享出来,然而机关单位担心共享车位会产生协调难、车辆安全管理、工作保密等等问题,所以实施起来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停车百事通
以上种种看来,共享车位看似一块大蛋糕,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但是其中涉及利益分成、技术改造、治安管理等等,无一不在阻碍发展。不仅如此,在发展不够完善时,车主的体验感也不好,然后导致不轻易尝试。因此,高调应运而生的共享车位,这几年慢慢沉寂下来,暂时无法成为大肆应用推广的方式。
当然,以目前的发展形势和需求来看,共享车位仍有巨大发展的空间,但是需要提升技术、做好管理、完善条件,让业主和车主双方的体验感慢慢上升,大家都接受并推行,才算真正盘活闲置车位资源,才能缓解停车难,有利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