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我是12年买的人生的第一台车,当时纯属就是为了所谓的面子买的。买车化了12万,开了7年养车的费用也有13万了,总共加起来在车上就投资了25万,可以说是一台车拉夸了我的生活。如果当时不买车而是先买房,我现在的生活也不会变成这样!
相比我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他们那时候选择买房,现在人家的日子过的那是一个滋润!差距就是这么拉开的。不是说买了车自己的生活质量就会提高,这只是短暂的。
车本身就是一个消耗品,更是个代步工具,如果不是急需,我觉的还是没必要买!现在出行要比以前方便多了,选择出行的交通方式也很多!
当然除非自己已经彻底实在了财富自由,你买车那才是享受生活,如果你现在连生活都不能保障,你买车只能让自己越来越窘迫!
我相信,对大多数住在城里的工薪家庭来说,都有点后悔买车了。
之所以有这种心理,并不是说有车不好,根本的原因是在城里,不敢开车,不能开车,不愿开车。
我们小区的停车场,每天都是车辆满满的,几乎有三分之一的车辆长时间没人动过,灰尘已累积了一层。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不敢开车。如果你没钱买车位的话,只能在小区外面停,那真是一位难求,你一动窝,就别指望再有地儿。有人宁可不开,也不愿意下班后因找不到车位而满大街转圈 。
不能开车。各大城市都为了环保积极限行,有的城市甚至采取了“单双号”限行,你说你把车能开得出去吗?
不愿开车。现在到处都在堵车,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真不如骑辆共享单车,或坐公交、地铁方便,而且环保,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了绿色出行。
当然,这还不算给车加油、买保险、买车位、维修保养、停车费等诸多费用支出,一辆车一年少说也得过万了。
所以,私家车虽然作为代步工具,但与快捷方便的公共交通工具相比,已却越来越失去它的优势。
很大程度上,买车已成了一种风气、家庭的脸面,甚至出现了互相攀比,很少有人去考虑它的实际用途了。
肠子都悔青了!朋友买了新车(大众途昂380),我驾驶了几十公里,屁股一拍就盲订了(大众途昂530)旗舰版,一路心塞哐里哐啷开了四年
车又不是玩具,想买就买的。咱家没矿,不能随便乱花钱,所以没有什么后悔的。
辞职之后,不能在家闲待。得干点什么,有个营生。又听说,要限购车指标。和爱人一商量,买个车吧!歪打正着,别说年底真限购了。
有车了,本想出去散散心。爱人的网店生意好,一天忙得脚打后脑勺子, 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帮爱人忙,就干起了,跑腿拉货,送货。
没想到,一干上,就撒不了手了。别人干,爱人不放心。嘿嘿 !真成了形影不离的司机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不想让我出去混。
车可出了大力气了,早晨六点半起来,进货。回来吃早饭,清点,打包,发货。晚上七八点,有的时候,还在干活呢。想想,没车那行啊!
有时候,干干活,爱人就说了,咱家最能出力的,就是你和车了。
这是夸我呢!还是,唉!快点干活吧!早完工,早休息。
您说,买车,有什么后悔的!
有些后悔了,毕竟都是普通家庭的人,除了上下班开车,平时都会把车都在家楼下,也不像有生意的天天得开车忙业务,没有车不行,都是为了面子,互相攀比,你家有的我家也得有,现在我都感觉车都成为我的负债了,卖了吧陪的太多,上班找停车位晚上回来还得找停车位,开车上市里玩想停个车就更难了,现在油价又涨了,停车位也要交钱,一年这险那险的,打车都够了。就去农村郊区出去旅行还是挺方便的,总之吧,买了就开吧,毕竟现在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最起码的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冬天还不着罪了,
既然买了就不后悔,车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必须品,虽然一个月3000左右的月供,但没有压力。
说起买车,现在想想也是运气好,2011年买了一个二手别克,当时买成两万多点,深圳牌,不限购,直接过户,买来一直开到17年,换了现在的马自达CX4,买新车时,我旧车直接报废(保留车牌),政府补贴1.5万,相当于白白用了五六年,购新车厂家又补贴8000,这个高兴呀!是发至内心的,对于我们一般收入家庭来说,还真觉得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