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的重要手段,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更是提高农民收入,推进新时期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
自打2017年国家启动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出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的倡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找到了新的发挥自己作用的天地。
数据显示,截止至2020年4月底,农业农村部共批准创建了138 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已经认定49个,还有1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也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
关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朋友,都知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必须依托“生产+加工+科技”三大杠杆,才能撬动经济的发展。而它的竞争优势,也让它在跨出起跑线的第一步,跑得更远。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竞争优势可以概括为四点,且已经是老生常谈的特点——姓农、务农、为农、兴农。
姓农,顾名思义就是围绕农产品做实事。
全国各地均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合理将本地农产品的优点放大,投入到市场上时才能大放异彩,增加自身的卖点,卖出好的价钱。
务农,不能光停留在农业本身,将农业与其他产业环节串联,相互贯通生产、加工、仓储、流通、销售各环节,同时为农业产业本身赋予更高的价值,包括产业的生态、休闲、文化价值。

为农,为了农业和农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了“政府 + 企业 + 农户”三联动、“企业+ 合作社 + 农户”统一经营、“企业 + 基地 + 农户”订单等模式,助力农产品生产、销售的规范化,让农民种好果,卖好果。
兴农,推动农业兴旺发展,势必需要在老路子里找新路子,在新路子里找商机。
产业园摆脱了以往农业的许多弊病,立足产得好,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循环标准化绿色生产,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和兽药,采取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专业化统防统治、生物农药等先进技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
追求“卖得好”,适应人们生活变化,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坚持经营品牌化,积极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区域公共品牌;保证“吃得好”,加快建设和完善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不过,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面临的多个问题,譬如地区分布不均衡、产业发展不均衡以及市场影响不均衡等,这些问题导致了部分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主导产业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