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自古就是三晋屏障、京西门户。万里长城贯穿东西,内外长城493公里遍布各县区,历经汉代、北魏、北齐、明朝上千年的历史,胡服骑射、白登之战、太和改制、隆庆和议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这里是一座天然的长城博物馆,承载着中国古代军事、民族融合、边贸民俗等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
近年来,大同市修建了主线长225公里、横贯大同市天镇县、阳高县、新荣区、左云县的古长城旅游公路,并在公路沿线打造4万亩油菜花特色景观农业观光带,着力构建以“游大同长城、赏古堡风情、品边塞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长城文化观光和休闲旅游经济带,努力让大同长城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打响“中国古都·塞上长城”文旅“金名片”,切实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做好保护管控 努力讲好长城故事
大同市始终把规划好、建设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全市转型发展蹚新路的重要机遇,紧扣“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旅游板块部署,从保护管控、文化传承、融合提升、活化利用四方面发力,积极探索长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有效路径。
大同市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长城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涵养和景观风貌修复,建设了长城风景复合廊道,完善导览演示功能和交通服务设施,构筑起一条绿色生态长城。划定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带,竖立140块重点段落保护标识牌,并选聘311名长城保护员,建立长城执法巡查常态化机制,系统实施长城保护工程。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