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这座千年古刹不得了!旷世国宝+绝美胜境,先看为敬

大雄宝殿屋梁上的古代梁文

大殿石柱上镌刻的文字
在大殿石柱上镌刻文字曰:“乾隆四年(1739年)间,乹五公手用银向郑上如买置苗田二号坐落廿四都柏柱地方土名虾蟆头并下浿溪角共载租五十四秤大,但此田原系狮峰寺产,当日授受,寔不知情。兹因五十七年清查,然特向伊孙梁友并伊胞叔婶郑高氏立断,情愿喜舍,即将本田仍归伽蓝万年香火,祈保子孙兴盛吉祥。向后僧家不得又将此田私买,郑家子孙亦不得别生异言。因特书之,以志不朽云。乾隆五十七年五月日信士廿七都溪柄吴上然、仝侄文集题 ,又号厝西田仍归本寺香火,廿四都柏柱信士林祥发”。
03
清幽别致 佛教宝地
大雄宝殿后面是法堂,于嘉庆年重建,法堂两厢有花圃、僧房、客寮、厨房等。法堂之后是观音阁,与法堂保留同时期的建筑,阁前有一方清池,源头活水,鱼翔浅底,景色清幽别致,令人留连忘返,是一块不可多得的佛教宝地。观音阁旁有千年古柏1株,高14米,狮峰寺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未有此寺,先有此柏。



狮峰寺法堂后庭素壁,留有:“方池影动鱼窥客,半岭声来竹引风”的名联,据传为明朝正德皇帝钦赐。

观音阁旁千年古柏

历代文人墨客的名作佳句

文化珍藏随处可见
狮峰寺有大量历代文人墨客的名作佳句。法堂后庭素壁上至今还留下有:“方池影动鱼窥客,半岭声来竹引风”的名联,据传为明朝正德皇帝钦赐。
04
闽东革命的发轫地之一
1933年,闽东土地革命在溪柄柏柱洋如火如荼展开,位于柏柱洋中心的狮峰寺成了闽东工农武装红带会总部的成立地与办公地,革命武装与寺院僧侣相安无事,一直延续到闽东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结束,在三抗反霸镇压反动大刀会和保卫苏区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闽东革命的发轫地之一

1933年,闽东红带会总部在狮峰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