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才领悟,这是我们处于中西社会价值拉扯一代所需面临的现实。也就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女性既要承担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又要做到西方价值:比如足够的陪伴,对孩子足够的启蒙教育等等,以及活出自我……
简直就是要把我打造成大师兄的节奏,既要去西天取经,你又得去东海龙宫,你特么还得十项全能。做得到么?当然不可能做到,于是就开始无尽拉扯、焦虑,以及无限内疚。

3、陪伴不够不行
那些年,我把自己PUA成惊弓之鸟:一旦孩子有任何不妥,就开始反思,是不是我陪伴不够,是不是我做得还不到位?
我基本上牺牲了所有的业余时间,24小时全年无休,但我也养不出一个广告里的理想孩子。
当时所有的育儿书,育儿专家,都会告诉你,孩子是一张白纸,他怎么样,全看你的教育水平,你只要按照我们的理论育儿,你就获得一个称心的宝宝。
但其实孩子从没按照育儿书的案例生长过,真的,一天也没有,没有一个案例能在我孩子身上通行。另,八卦一句:所有的育儿书封面,都是妈妈和孩子,案例也是妈妈和孩子,所以爸爸呢?爸爸去哪里?爸爸仿佛不需要承担这种责任。即使说了爸爸也要参与育儿,但是!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归因的时候往往是,妈妈!
我就在这样的焦虑、内疚的惩罚下,纠结到孩子高年级,认识不少跟我类似的妈妈,才开始逐渐承认,育儿书都特么是骗人的!孩子从来不是一张白纸!
既然所有的西方育儿理论都告诉你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那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个有自己性格色彩的人了,有很多事情不是妈妈努力就可以改变的!所以,不要拿那些理论再自我惩罚了!

4、妈妈不独立不行
在这样的自我PUA下,我终于选择做了个全职妈妈,所有的活动止于孩子放学前,通常是四点,就跟那个穿着水晶鞋的灰姑娘一样,到点必须消失。
我不仅是这个家庭的阿姨、司机、辅导老师、营养师,还是家庭活动的统筹规划师,孩子教育事业的经纪人。而这一切的一切,是靠妈妈的自我消失,主动献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