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报销方便,我都在滴滴上打车,说实话滴滴还是挺好的,特别是早年经历一次黑出租车事件后,印象很深刻,黑出租车的计价器与实际价格差了好几倍,事后我记住车牌号去报警也没用,因为车牌是假套牌。所以我现在打车基本都优先选择互联网打车平台,所有记录信息都能看到,虽然不能百分百规避风险,但也算大大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然而我对滴滴的这种信任,却在一次打车中土崩瓦解。
那天,我在出差的城市叫了一台顺风车,司机先是给我打电话说堵车,会晚些到,我说没问题。但挂了电话后我发现界面显示“车主已到达”,一开始还想着可能司机快要超时了。但等了五分钟后,界面都显示“你已迟到”并开始正常计费了,我都没等来司机。
我打了好几个电话给司机,司机还不接,在滴滴后台地图,我看到车绕了一个大圈,离我越来越远。等了三四分钟后,司机才给我打电话,说刚顺路载了一名乘客,现在就来接我。从我上车到下车,司机既没给我道歉,也没对我提前计时扣费有所表示,言语中还对我打好几个电话催他表示不满。
下车后,我在拉黑司机便马上联系滴滴后台客服,与客服沟通我在乘车过程中的种种不满体验后,客服也只是回答一些“抱歉给您添麻烦了”、“我们会与司机进一步沟通”等官方话术。随后,我致电了电话客服,电话沟通后也是“您反馈的问题我们已经记录”,既没有对我进行经济补偿,也没有对投诉进行正面回复,就是寥寥一句“如情况属性,司机将按照平台规则承担违规责任”。
事情过了一天后,投诉也没什么进展,无论是在线客服还是电话客服都是一个摆设。到了晚上,我越想越气,就在微博分享了我的打车经历,算是小小地吐槽一下,并且提醒列表中的好友避雷。但没想到,这个无心之举却起了巨大的作用,比我投诉数次还有用。
我在微博的吐槽其实只是描述了我的打车经历,也没艾特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就是带上了“滴滴”这个词而已。但微博发出没多久,就收到滴滴出行客服号的私信,询问我投诉的具体情况,以及要求提供一些数据信息。
在和滴滴官方微博沟通之后,第二天一早我就接到滴滴的客服电话,向我告知了对司机的处罚情况,并提供了补偿方案。最后,我那单打车费全免,还补偿了我几张出行优惠券。诚意和电话投诉时完全不一样。于是我没有再追究,事情也告一段落。
自那以后,我还在微博艾特过京东、去哪儿网的客服,解决过京东购物、去哪儿网不给退票等问题,也都是客服很快找上我并积极给解决了问题。
商家投诉石沉大海,支付投诉,秒退款
文虎 | 30岁 金融证券
我是一个特别爱喝水的人,每次上班,都要绕路去超市买两瓶水,有时候时间来不及,就会很困扰。
后来,公司楼下安装了一个便利蜂的自助售卖柜,里面也卖水,虽然品种不够丰富,但我常喝的东方树叶和百岁山都有,这可比去门店购买方便多了。只要绑定了的自动扣款,然后扫一扫门上的二维码,再点开门,门就自动打开了,里面的商品都贴着条形码,门关上后,就自动结算了。所以,我就成了这台自助售卖机的“常客”。
几乎每天上班前,我都会去自助柜里买一瓶饮料。又因为怕饮料喝太多对身体不好,所以我大多数时候都会选择那种无糖的饮料,像0卡路里的茶饮料东方树叶就是我的最爱。
3月5日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去上班,然后照例打算在自助售卖柜里买一瓶东方树叶。
但是拿起这瓶饮料的时候,这个绿油油的包装,让我觉得很刺眼,因为最近股票、基金大跌,任何绿色都让我突然想到“韭菜绿”,顿时就觉得很晦气,然后决定换一瓶包装是红色的饮料喝喝。
于是,我将手中的东方树叶放了回去,随即拿了一瓶包装带红色的百岁山。关上门后,弹出来的结算,却说我买了两瓶饮料,其中百岁山3元、东方树叶6.2元,共计9.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