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此,美团外卖对补贴不存在依赖性。王兴说:“公司的用户和商户质量都高于竞争对手,在营收和利润率方面都有体现,所以对于竞争对手使用补贴吸引对价格比较敏感的用户,我们并不担心……我们认为向消费者和商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保持高的运营效率才是保持市场领先的正确做法。”基于规模和结构优势,美团外卖已经在优化营销支出,进一步减少亏损,提高毛利率。
如果依然不能理解美团外卖的“铁三角结构性”优势,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最近刚上市的Uber,上市后股价表现远低于各界预期,核心原因在于其对补贴有很高的依赖,却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共享网约车要有最好的体验和效率,就要有足够的供给和需求,也就是足够多的乘客和司机,缺一不可,要维持这样的平衡,Uber就很难停止补贴,因为停止了就等于将司机/乘客推到对手怀中,进而缺少乘客/司机,形成恶性循环。虽然Uber可以将规模最大,甚至让人误以为可以形成规模优势,但整体结构中却缺少关键一环:帮助其形成领导地位的竞争壁垒,即便通过补贴可以将规模做到第一,但一点停止补贴规模优势就会逐步消失,这是一个悖论。
另一个则是美团的对标对象亚马逊,有意思的是,Uber也自比亚马逊,它们都是在上市前大规模亏损,但跟Uber不同的是,亚马逊有结构优势:在商户和用户外,亚马逊一方面形成了业界领先的物流仓储网络,确保了用户的购物配送体验;另一方面基于Prime模式对用户和商户形成了牢牢的粘性。而这两点都堪称亚马逊的壁垒,其形成是大规模、持续性和长时间投入的结果,很难被复制。
美团外卖更像是亚马逊,而不是Uber,其可以不依赖补贴,可以保持逆势增长正是因为形成了类似于亚马逊的结构优势,其核心是:不只是有商户和用户两端规模的不断增长,还构建了业界领先的同城配送网络,在技术、生态、骑手多个维度形成优势,进而成为难以逾越的壁垒,而会员服务、品牌效应和产业深耕,则在加固美团的护城河,稳固其结构。
美团外卖的“铁三角结构优势”又可以复制到美团买菜和美团配送等业务上,因为这些业务同样是建立在商户、用户和配送的铁三角之上,换句话说“结构优势”,正在成为美团的整体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