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了千句还是拉不近距离,有人坐在对面不说话也不尴尬。你一个眼神,他大概就懂了。
三观一致的婚姻,是每个人的理想。现实生活中,如何判断两个人的三观是否一致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三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世界观是指你如何看待世界。人生观是指你如何看待人生。价值观是指你对一件事物价值大小的判断。
这三者是统一的: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比如:你觉得教育能够改变命运,这是你对世界的看法,所以你觉得读书在你的人生中非常重要,这是你的人生观,所以你即使喜欢玩游戏,也暂放一边努力读书,因为你觉得此刻读书比玩游戏更有价值,这便是你的价值观。所以要判断两个人三观是否一致,要从两个人的世界观出发,而导致两个人世界观差异的,主要有以下4点。
1. 年龄间隔
三年一代沟,五年一鸿沟。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专三年,年龄间隔带给我们的差异,在学生时代表现为学习知识的多少,而当步入社会后,表现为经历世事的多少。年龄相差越大,对世界认识差异越大,思考方式相差越大,共同话题越少,矛盾可能越多,婚姻幸福的概率更小。
高晓松和徐珊珊是在一次深圳选美比赛中认识的,那一年,作为评委的高晓松36岁,音乐才子,风流倜傥,徐珊珊年方17,多才多艺,模样动人,多方接触后,两人便迅速走到了一起。这一段感情,其实从一开始的19岁的年龄差距,就已注定了最终的结局,36岁的高晓松已体验了人生种种酸甜苦辣,而17岁的徐珊珊涉世未深,属于傻白甜,两人有激情时,还可以一起生活,激情褪去,两个人的认知差异显现,高晓松人到中年,从才子到酒驾入狱,磨灭了徐珊珊对爱情的幻想,高晓松也对婚姻产生厌倦,高净身出户,这段老少恋最终也难逃七年之痒,以离婚而草草收场。
2. 空间差距
世界,世是时间,界是空间。一个人的世界观还受空间的影响,要看两个人三观是否一致,还要看下两个人空间差距,而空间主要是成长环境。比如大城市,还是小县城,还是在农村。大城市物质,文化都更丰富,享受到的资源更好,看待世界相对来说更加的开放包容,眼界和格局也相对更宽广,对自身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更加高,更追求个人的理想和能力,更懂得世界的运作及玩法。而成长于小县城和农村的相对会差点(无贬低之意,陈述事实),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更多从农村里出来的女孩子嫁给了城里的男人,而城里的女孩却鲜有嫁给农村男人的。
王宝强,出身贫苦,上有哥哥姐姐,父亲一个人养家,王宝强小时候的衣服都是穿哥哥姐姐剩下的,而他小学没毕业就去少林寺习武也是因为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但马蓉呢,生于小康家庭,父亲是某银行职员,母亲是单位职工,可谓是一个标准的城市女孩。王宝强出身于农村,成长于少林寺,奋斗成名于北京,他的成长充满了艰辛坎坷,而马蓉出生和成长于城市,高中毕业顺利考入西北有名的大学,还被称为校花,一路平坦,这样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早就注定了他们相去甚远的三观。马蓉的理想另一半应该是高富帅,绝不是王宝强这种没接受过高等教育,没长相,身高不足170的男人,而马蓉选择嫁给王宝强,也更多是出于王宝强的名誉和金钱。马蓉在离婚后还曾暗示与王宝强三观不合,这样的婚姻怎么会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