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贝泰妮终止港股上市来看,产品单一、依赖线上、营销成本过高都是品牌能否实现长久盈利的不确定因素。
此外,盯着这块蛋糕的也不止国内品牌,修丽可、理肤泉、薇姿等也同样瞄准了这一领域,它们背后有欧莱雅、强生等大集团做背书,且在过去十年中,全球功能性护肤品的竞争格局基本稳定,头部品牌的壁垒依旧深厚。
“国际品牌的护城河是时间积累的,国内品牌也需要时间的沉淀,这当然要建立在正确的品牌观上。”白云虎表示。
李雅珺认为,虽然目前国货在品牌宣传、用户体验以及渠道方面已经不输于国际品牌了,尤其是在上新速度、用户社群的维护方面做得很出色。但是在核心成分、超级大单品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差距。而且大集团旗下品牌线在价格带方面占据得非常完全,从几十元到千元均有品牌占据。国产品牌往往价格带根据不同的产品线来分,但品牌仍是同一个,价格带相对稳定,且往往都定价在中低端,更加剧了大家的竞争。
提起经典国货品牌,上海家化的六神花露水算是一个,但在美妆护肤领域,人们很难想到一个能受消费市场青睐几十年的产品,而国际品牌如雅诗兰黛、兰蔻都有自己热销几十年的明星产品。
比如雅诗兰黛小棕瓶从1982年至今已经更新至第七代,主要是为削弱护肤品产生类似药品耐药性的更新迭代和配方升级。国内更多品牌不愿意专注打造精品,而是被市场需求牵引,哪里风大往哪里走,这个不行换那个。
根据今年天猫数据披露的6月全网销量及销售额来看,资生堂品牌销量同比上升125.1%,雅诗兰黛品牌销量同比增长103.4%,海蓝之谜品牌销量同比增长141.1%,兰蔻品牌销量同比增长40.3%,欧莱雅品牌销量同比增长56.5%,2021年618天猫美妆类目TOP10的榜单中前九位仍不见国货品牌。
早在2018年双11就跻身天猫品牌“亿元俱乐部”的HFP(注:护肤品牌)火到了2019年以后,就开始越来越没有存在感。用户说发布的“2021年最受用户偏爱的国妆品牌”排行榜中,HFP从TOP1到消失于榜单TOP10只用了半年时间。
毕竟直播间也好,小红书也好,都只是一个信息传达的通道,最终消费者是否完成购买或复购,多半还是由理性主导。这又回到原点,国产护肤品的产品能力是不是够硬。
(文中王菲为化名)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