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由一个当地人口中说出来,不由得使人感慨万端,他们有理由骄傲自负,因为他们身处黄金福地,这是人家出生就带来的优越感,属于会投胎,我们没有理由仇富。他们有理由不感恩,因为用力气换取生存,是大多数世人的生存状态,不仅中国人如此,全世界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中国也只有一个昆山,用劳动成果换取身之所安,本身就是一场公平交易,但小伙子的想法,让我看到了富人中真的有一群仁慈善良而自知的群体,对他们的财富来源并不是那么盲目自信。
4.优越感:
也有一些当地人莫名其妙的秀优越感的。年底厂里需要大量临时工,这时候进来一两个当地人,他们本身有别的营生,年底要过年了就停一段时间,进厂打几天工体验生活,和他们接触聊天,说起过年花费,又心疼又慷慨,一方面表达很不在乎钱,一方面又感叹物资太丰富了,物价太贵,没有你买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他们的钱,感觉反正是花不完的。他们说起苏北人,就提起过去,说过去苏北人很穷,来苏南讨饭,很令当地人厌恶,他们得意洋洋地说,现在苏北还是穷,经济远远不如苏南好。

我心里说,何必呢,把侥幸当做理所当然,如果不是穷,苏北人还舍不得离开家乡呢。苏北人苏南人不都是江苏人,何必互相看不起。香港还不如美国呢,没听说美国人看不起香港人。
从江苏本身来说,经济与文化全国前列,产生优越感很正常,各位,我就不信如果你们省份跟江苏一样的经济文化底蕴,你们不会有优越感?
再说说其他方面,为什么对外地人有优越感,同学,你来江苏上学你要明白一件事,你外省来一个,本省就会挤掉一个,不谈别的,如果把你和被你挤掉的那位一起重考一场,你真不一定考的过,真的,恕我直言。
总结
对于上面两位大姐喊我阿姨的经历,其实我不是很当一回事,只是看到题目就想写下来,让大家给指点指点迷津。对当地习俗不懂,看了评论区就明白了。

对于习俗一事,各地方都不同。如果在我的家乡,两个同村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发生肢体冲突,如果这两个人年龄差距大,一个二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或者五十多岁,因为辈分原因,这个年轻人在平时管年龄大的一方叫叔或者叫哥,这一次两人有了矛盾打了起来,年轻的那一方会仗着自己年轻有活力,吵起架来不顾轻重,指着年龄大的那一方的鼻子大骂:今天敢惹你爷爷,看我今天不好好收拾你!如果旁边有年龄大点的女性或者男性来劝架,男的会拉架,女的就会劝:咋说他也是你的长辈,你咋能叫人家叫你爷,瓜娃子,说这话折你寿呀。可不敢这样说了,不吉利,呸呸呸,快吐唾沫,驱驱邪————女人说呸呸呸这三个字的时候,顺便会吐三口唾沫,给这个年轻人挡灾。
女人劝架说这些话的意思是,既然你让人家喊你爷爷,你肯定比人家死得早。
如果两个同辈小姐妹私下开玩笑,年龄小的让年龄大的叫她姐姐,并且拿零食诱惑,大人听见了,会呵斥年龄小的,不许她那样对姐姐。一个是年龄小的要尊敬年龄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折寿”。这里的大人可以是自己家长,可以是邻居,也可以是过路人,只要是大人都有权利制止不懂事的小孩乱称呼。
在我们那里,年龄和辈分分得很清,不能乱叫,即使是陌生人之间,也不能不讲究称呼,问路的时候,比你年龄大的,看大多少岁,叫哥叫叔叫大伯阿姨,自行分辩。年龄大的问路年龄小的,会叫小伙子,姑娘。绝对不会随便喊阿姨,叫人家阿姨这叫折人家的寿,会挨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