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之前,伊美尔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费用支出在同行业处于较高水平,经营稳定性存疑。不仅如此,该公司还深陷多起医疗纠纷之中,并多次遭受行政处罚

《投资时报》研究员 李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医疗美容技术的创新及消费者对医疗美容服务的日益,医美服务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作为全球第二大医美服务市场,中国医美服务市场渗透率迅速提升,由2016年的1.3%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2.1%,复合年增长率达13.6%。其中,医疗美容非手术诊疗分部因其具有较低的风险、较高的可负担性以及较快的恢复时间,在医美服务总量中占比较大。
北京伊美尔医疗科技集团股份公司(下称伊美尔)就是一家以医疗美容非手术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私立医疗美容机构。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起步于1997年在北京海淀区东升乡创办的红十字健翔整形医院,凭借2003年推出的“中国第一人造美女”郝璐璐一炮而红。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2020年医疗美容服务收益计,伊美尔在中国北部所有私立医疗美容机构集团中排名第一、在中国所有私立医疗美容机构集团中排名第四。
近日,这家医美老牌企业踏上港股IPO申请之路,欲在“暴利”发展的医美资本市场分一杯羹。据招股书介绍,伊美尔拟将本次募集资金用于升级现有医疗美容机构;在北京、西安及三亚新设医疗美容机构;收购资质优秀的医疗美容机构;改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方面。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这并不是伊美尔首次涉足资本市场。据招股书披露,该公司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但因新三板的交易流动性普遍较低、融资资源有限,半年不到便从新三板摘牌。
虽然身处医美行业这条热门赛道,但其实真正能获得“暴利”的是处于上游的生产商,毛利率通常可以达到80%到95%,对于位于行业中游的伊美尔这类医美机构,平均毛利率在50%到65%左右,而净利率基本仅有不足10%。从数据来看,伊美尔在2020年之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费用支出在同行业处于较高水平,经营稳定性存疑。不仅如此,该公司还深陷多起医疗纠纷之中,并多次遭受行政处罚。
销售成本巨大
招股书披露数据显示,近三年伊美尔持续经营业务收益实现增长,由2018年的6.61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8.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8%,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该增速快于同期中国北部私立医疗美容服务市场的增速,但低于国内私立医疗美容服务市场年增长率。
然而从盈利能力来看,虽然伊美尔毛利率基本稳定在50%以上,但经调整净利润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该公司2018年、2019以及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分别为0.39亿元、0.6亿元及0.15亿元。2020年末才获得约0.32亿元的净利润,利润率只有3.95%。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净利润仅为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除此之外,伊美尔各期都会剥离部分业绩不好或与主营业务关联性不大的业务,而该部分终止经营业务各期末均属于亏损状态。若再计入上述被终止经营的业务,该公司利润率将变得更低。
《投资时报》研究员翻阅招股书发现,侵蚀伊美尔利润的主要是销售成本和各类开支(主要包括一般及行政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其中,销售成本主要包括存货成本、员工成本、折旧及摊销,以存货成本和员工成本占比最大,近三年二者占比分别在50%和30%以上。收益扣减销售成本后即形成毛利,2018年至2020年(下称报告期),该公司毛利分别为3.55亿元、3.81亿元和4.35亿元,同期毛利率分别为53.7%、51.6%和53.6%,有所波动但整体稳定。
因此,一般及行政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是进一步吞噬净利润的重要因素。报告期内,伊美尔一般及行政开支分别为1.67亿元、2.02亿元和1.84亿元,其中员工开支占比最大,分别为51.2%、48.21%和45.43%。同期,该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1.99亿元、2.19亿元和1.88亿元,其中推广及营销开支、员工开支为占比最大的两项,报告期内二者合计占比分别为92.43%、92.06%和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