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诊所”和正规个体诊所一起,组成了公立医疗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江湖。正牌医生在这样的格局下开办个体诊所,是需要勇气的。
主管部门鼓励医生“下海”,也是想的是让良币去驱逐劣币,让正牌医生去冲击江湖游医,激荡沉静许久的医疗市场。
只有在低效但廉价的公立医疗体系之外,建立一套高效但略贵的私立医疗体系,融合英美两大医疗制度,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分部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两个问题。
2012年7月15日,朱岩在微博上宣布从北京协和医院辞职,南下深圳,和在这里等候他创业多时的王志远、施翼两人一起,挣点医生该挣的钱。他们要做的事情,是让看病既不难、也不贵:医术的价值得到体现,给患者最合适的药物。
2循证医学
和资本疯狂投资医院一样,那个年代体制内的冷门科室医生,如美容科、皮肤科等,很多都开诊所赚大钱。但这些不能算是凭手艺,更像是做生意。
真正的“手艺钱”是要让医术的价值回归,同时把病治好。
现代医学中的确有一套脱离经验医学的方法,可以实现诊疗标准化和结果最优化。这个方法叫做“循证医学”,朱岩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就知道。
依靠标准化来提升诊疗能力,在医疗环节判断准疾病,用最有效的药物去治疗,“循证医学”其实并不神秘。

深圳是中国民营医疗最好的试验田。中国的医疗服务供给是有统一规划的,按照所在地的户籍人口布局医院规模、医生人数、大型设备数量,避免造成内耗和浪费。但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户籍人口比例少,大量外来人口需要医疗,规划内的医疗服务根本满足不了需求。所以深圳的公立医院式微,民营医院兴盛,很多社会办医的第一站选择深圳,王志远、施翼和朱岩他们也不例外。
在一番筹划后,3个合伙人决定把创办的医疗机构叫做“卓正医疗”。
卓正医疗从创立之初,就把自己定位在“循证医学”上。
大部分疾病在临床上都有成熟的治疗路径,已经通过对照试验、数学统计、系统评价等过程得到了诊疗方案,并写在了各类“诊疗指南”里。只要能够更充分、更系统地收集患者信息,就有可能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解决问题。
卓正医疗要做的,就是将循证医学的理念贯穿治疗始终。公司创始人兼CEO王志远认为:用户需求都不是第一位的,循证医学才是第一位。

这让卓正医疗牢牢地铆定在自己的最初定位上,为城市新中产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在卓正挂个号可能需要500元,但不该给的药绝对不会开给患者。患者在这里只会为医疗服务买单,不会遇到“价值转移式”的医疗服务。
卓正卖的是医疗服务,这里没有奢华的就医环境,也没有大量广告宣传,靠的是用户之间的口碑推荐。王志远介绍说,在客户基数打开之后,卓正开始慎重选择客户,认同循证医学理念才是卓正最欢迎的对象。
3好事多磨
9月6日,卓正医疗完成了E轮6000万美元的融资。成立至今接近10年,卓正开始进入开花结果的阶段。
“投资医院十年不要想着有回报”,这曾是主流投资机构的观点,这几年被无数实例所印证。王志远也认为:“医疗是个长周期属性的产业,投医疗想赚快钱的,成功的不多。”
“赚快钱”是2011年介入医疗行业投资时一些资本的想法。一所普通的三甲医院,一年药品销售收入至少几亿,但结款周期长,很多资本打的是“现金流”的主意;另外,投资妇产科、眼科、牙科等风险低的专科,也能获得高医疗服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