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春熙路人潮熙攘。“大熊猫”,憨态可掬地趴在成都地标建筑IFS(国金中心)的楼顶,惹得大家纷纷在“熊猫屁股下”打卡拍照。几家知名火锅店生意红火,冒着烟火气。
在这个成都最繁华的商业圈,一条1千米长的街道上,密集分布着四五家整形美容机构。自2018年成都获得“医美之都“的称号以来,各类医美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目前,成都医美行业的规模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成为”医美第三城“。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银海眼科医院医美中心主任、四川美容整形协会常务理事陈杰感受到,“这几年医美机构在成都遍地开花,从业人员越来越多。”
医美,似乎成为了继大熊猫、火锅后,成都的一张新名片。
【1】“土壤”
9月下旬的一个周六,成都一家医美医院的大厅里坐着不少来面诊的女孩,向咨询师询问着合适自己的项目。
31岁的成都姑娘嘉佳化着精致妆容,这次来医院,她准备打个瘦脸针。
七年前,嘉佳开始接触做医美,当时家人还不太能接受,而现在医美流行开来,她身边做医美的同事、朋友“非常多”。
像瘦脸针这样的非手术项目被称为“微整形”或“轻医美”,即在不用开刀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达到美容需求,具有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势,这几年颇受欢迎。较为常见的轻医美项目有肉毒素注射、玻尿酸注射、水光针、热玛吉、瘦脸针、溶脂针等。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年度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医疗美容服务量超过1000万例,其中非手术类服务量达700万例,占比为7成。
这7年里,嘉佳每年平均在医美上的花费为2万,她很乐意去跟朋友分享自己的医美经历。
像嘉佳这样的爱漂亮的成都女孩,是成都医美市场的消费主力军,她们的消费能力、潮流文化,为“医美之都”的发展提供了好的“土壤”。
“你看成都姑娘好不好看?成都对外展示的形象就是姑娘挺好看的,所以这地方适合发展医美产业。”前医美机构员工高雅说,“而且四川女性的地位是比较平等的,城市包容性大。”
华生铂悦整形美容院长王亚璐对九派新闻说,成都人喜欢消费,“女孩们对美的追求高,在做医美上,舍得投入更多的金钱”。
她看到商场里卖衣服、买鞋的女性,都愿意做医美,“医美算是个高消费,有的女性收入不是很高,但依然愿意拿出钱消费”。
成都医美低廉的价格,也让大部分受众能消费得起,也吸引了一些一线、沿海地区的顾客, “打飞的“来做医美。
王亚璐的医院接待了一些上海、北京的顾客,“还有杭州的网红”,在医院的招牌项目——体雕上,外地顾客的占比会更高。
“技术上我们成都不输给北京上海,但这里人力成本、房租低、竞争大,就导致同等项目、同等技术的前提下,比北上便宜。“
她对比成都和北京、上海医美项目的价格,发现相同项目,成都至少要便宜三分之一,在一些特殊的项目上,成都的价格可能只有一半,甚至能便宜四分之三。
“水光针在成都价格为几百到一千,在北京价格在一千到三千;做鼻子的项目差得会更大,成都两三万的比较多,上海也有两三万的,但要找上海同等资历的医生的话,价格至少三分之一;像体雕的项目,差价就很夸张了,成都价格在两三万,一线城市在五万到八万,我见过的最大差价是一个修复手术,北京要21万,成都价格在五六万。算上机票酒店,也比在一线城市要便宜。”
【2】“规模”
成都医美产业能成为“医美第三城”,离不开它在整形外科上的历史溯源。
四川省社科院和成都医美产业协会编撰的《成都医疗美容产业发展报告2019》,详细记录了这段历史。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抗美援朝期间,西南救援队对伤员的救治,就为成都整形外科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