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T3出行CEO崔大勇的看法恰恰相反。崔大勇认为,网约车“运力不足、安全隐患”的瓶颈关键在于模式——C2C的企业撮合模式是网约车的天花板,3100万私家车的标准根本没办法统一。而这恰恰是自营模式可以解决的。
“首汽约车是中间运营商的角色,不是一个流量入口。”魏东认为,相比独立App用户增速有多快,首汽约车更看重市场份额有多少。不管订单来自高德、携程还是美团,那些并不属于首汽约车的用户订单最终都能到首汽约车就足够。
但业内人士认为,网约车缺的不是用户,而是司机(车辆)。“现在哪家平台能叫到车,用户就往那里跑,运力是最紧俏的。”以往被追捧的流量聚合平台,现在开始进行流量收割,层层抽佣后,司机的收入也被一点点减少。
这形成了流量悖论。流量聚合平台为司机增加了订单,同时也增加了更多中介性质的成本,司机接的单多了,实际赚到的却很难说比直接在平台上接单要多。
流量为王还是口碑至上,现阶段来看并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符合平台发展路径的才是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