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多月前,曾经在一二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戴志康站到了审判席上。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上海证大文化、戴志康等人集资诈骗一案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这场庭审从早上9点30分一直持续到19时05分,被告人家属、被害人代表共计180余人参与旁听。
起诉书指控,2011年起,被告人戴志康作为被告单位证大文创等“证大系”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决定采用债权转让模式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
至案发时,“证大系”企业累计向35.01万余人非法集资596.66亿余元,造成2.65万余名被害人本金未兑付共计75.21亿余元。
戴志康当庭否认集资诈骗,表示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截止乐居财经发稿前,戴志康等人的案件尚未判决。
将戴志康拖入到如今境地的是P2P互联网金融。在自首之前,他一度被称为是“私募教父”,还是上海滩“地产大亨”。如若不是因为从地产黯然离场后再回到互联网金融,或许戴志康的人生会有另一版结局。
1964年的戴志康,出生于江苏海门一户农民家庭,此地距上海不过百余公里。贫寒的家境并未阻挡戴志康的高升之路,17岁时他考入人大,主修国际金融,1985年又考入有“五道口”之称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
在“南巡”风风火火的1992年,28岁的戴志康创建证大资产管理公司,管理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富岛基金,并在金融界声名鹊起。也是那一年,他通过富岛基金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开始投资地产,在杭州西郊圈下了260多亩地,开发湖畔花园项目,并随后创立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证大”)。
千禧之年前后,戴志康开启征战地产的生涯,全面进军上海浦东房产市场。2007年,随着房地产和股票两头热,戴志康的身家超越百亿,挤进胡润房地产富豪榜第28名,迎来了属于他人生的最巅峰时刻。
然而,在接连的成功后,他高估了自己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实力。2010年,戴志康耗资以92亿元天价拿下上海外滩地王——外滩8-1地块。
原本打算借资金杠杆完成项目,却因当时的宏观调控导致银行信贷无法跟上,戴志康迫不得已将外滩地王拱手予人。2011年底,证大将外滩项目50%股权转手郭广昌的复星,后又联手绿城将剩下50%的股权卖给潘石屹的SOHO中国。
在外滩8-1项目上的失手,动摇了证大地产板块的根基。随后,戴志康在南京等地试图复制上海模式,却因高杠杆拿地屡屡陷入资金链问题,最终惨淡收场。
2015年春节前夕,戴志康痛定思痛,退出地产江湖,将其与女儿戴陌草所持上海证大42%股权,折价以14.89亿港元卖给东方资产。他决然转身,一头扎进了当时火热的互联网金融领域。
六年过去,戴志康或许从未想到当初最看好的互联网金融,竟然成为了自己的末路。如此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去“戴”化的上海证大
作别戴志康之后,上海证大历经6年沉浮,4次易主,29.99%股权经过了冉盛置业和中青旅、凯升有限公司之手,最终被同为海门“老乡”的南通三建纳入麾下。
截至目前,上海证大由南通三建、Smart Success Capital Ltd.、China Alliance Properties Limited分别持股29.99%、18.17%、15.16%,与戴志康和证大系在股权上没有任何交集。
成为上海证大大股东的南通三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沉寂,对这家上市公司“不闻不问”。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今年1月。
1月11日,上海证大董事会“大换血”,新获任的两位执行董事中,黄裕辉是南通三建的董事长、李珍是南通三建的副总裁,上海证大的董事会首次出现了南通三建的人;四天后,张泽林取代何海洋,获委任为上海证大的新任行政总裁。
6月,董事会再起人事变动,黄裕辉已获上海证大委任为董事会主席。知情人士透露,黄裕辉曾在内部发言表示,计划以上海证大为资本平台,整合集团旗下地产业务,实现地产业务历史性突破,“上台阶”。
作为戴志康一手创立的上海证大,虽然在2015年已与他没有关系,但手中的地产项目,仍多是戴老板当年主导并留下的“遗产”。
根据2020年报,上海证大项目包括上海证大大拇指广场、上海证大美爵酒店、上海喜马拉雅中心、南京喜马拉雅中心、南京滨江大拇指广场1-4期、青岛证大大拇指广场、证大南通壹城大拇指广场、扬州及海南澄迈的商用物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