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始于春秋,以封地名为姓,是晋大夫邴豫的子孙。据《通志》载,邴是春秋时的一个城邑,故城址在今河南成武县东。晋国大夫邴豫的封地就在邴,他的子孙遂用先人的封地“邴”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也有的省文去掉邑字旁,以“丙”为姓,称丙氏。在古代,丙和邴是通用的,故邴也作丙,邴、丙姓同源。
二、出自春秋时期,以封地为姓,是齐大夫邴鸀的后代。据《通志》载,邴,又叫祊,是春秋时祭祀泰山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费县东。齐大夫邴鸀的封地就在那里。他的子孙后代,就以邴为姓,称邴氏。在古代,邴氏的望族大多出自于鲁国(后改鲁郡,亦称鲁国郡)。
三、出自赐姓,汉代名将都御李陵之后。南北朝时,李广的子孙归顺魏国,魏帝在邴殿接见了他们,赐姓丙氏,因而姓丙。在古代,丙和邴是通用的,所以李广的子孙也称邴氏。
四,赵国闻名的修建学家邴辅,东汉名士邴原,汉昭帝时大将军长史邴吉,西汉末年以清行而见称的名士邴汉,西汉以“为官不过六百石”而不愿折腰的邴舟,西汉具有高名之称的邴郁,闻名民主革命前驱邴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