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
2019年Q3:营业收入57.33,营业成本37.27%,销售费用2.45,管理费用4,研发费用5.62,财务费用0.69,净利润7.38
简评
软件行业重点客户为政府单位、大型国企等,三四季度是旺季,所以三季度应收账款大幅提升,现金流大幅减少,属于正常情况。前几年的并购目前来看是失败的,不断减值中,好在都是行业内的并购,动机没毛病,只是业绩不及预期,商誉金额逐步降低,也并未大洗澡。
公司1年期以内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比例仅有1%,1-2年5%、2-3年10%、3-5年30%、5年以上100%,2018年整体坏账计提比例高达7.81%,坏账计提比例偏低,账龄较长,毛利率还不高,可见软件行业之艰难。三季报目前没有进行坏账计提,应该是四季度集中测算(PS:吐槽下会计制度,这样很容易误导只看报表的股民,三季度利润这么高,四季度是不是应该。。。。。。)
投资逻辑
行业逻辑
1、长期看好信息化:GDP增速趋缓形势下,社会运行效率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项目信息化无疑是未来的大趋势,长期看好;
2、行业集中度提升:软件行业竞争者众多,项目对软件实施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垫资、行业资质、人员实施、项目经验、品牌等),小的企业存活空间不大,想必行业集中度提升亦是大趋势;
3、盈利能力跟随宏观经济探底回升:GDP增速趋缓,宏观经济周期偏弱,未来如果以货币驱动经济增长,预计地方政府的资金将变得更为充裕,智慧城市、信息化项目将会大幅提升,行业景气度改善,毛利率增长、坏账降低,企业盈利能力会大增。
公司逻辑
核心竞争力:
1、公司是软件行业资质最齐全的民营企业;
2、公司作为老牌上市公司,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具有极强的垫资服务能力,可以承受部分项目无法收款风险;
3、公司员工8000余人,在软件行业处于较高水平,具有多年、多个项目实施经验,积累了较高的口碑与声誉;
业绩
预测
预测假设
营收增长:15%(过去三年增长范围为12-16%);
毛利率:35%;净利润率:12%(过去三年分别为13.74%、9.1%、9.4%)
营收预测
2020E:112;
2021E:128.8;
2022E:148;
净利预测
2020E:13.4;
2021E:15.5;
2022E:17.6;
估值
估值方法
市盈率,估值倍率合理范围:25-30倍
合理估值
三年后合理估值:440-528亿;
当前合理估值:200-260亿。
参考价格
低于220亿可以重点
影响业绩
核心要素
1、应收账款变化情况、坏账准备金额;
2、公司员工数量的变化,单个员工贡献营业收入情况,密切人均成本变化(劳动密集型行业);
相关阅读: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