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馆综合症(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
在美国最畅销的平装本词典《韦氏词典》上,它夹在“中国红(Chinese Red)”和“中国玫瑰(Chinese Rose)”之间,显得十分怪异。
这个颇具争议的词条最初的释义是:
中餐馆综合症是一系列症状,如颈部、手臂和背部麻木,伴有头痛、头晕和心悸。
并且特别指出:添加了大量味精的中国食物,会导致易感人群出现这类症状。
乍一看,这个词倒是很符合近年来我们对味精的负面印象:
“味精吃多了致癌!”“味精是工业添加剂!”“味精加热之后有毒!”
不少商家会标榜“我们的菜是健康食品,绝不加味精”。在食物中添加味精,还逐渐成了“厨艺不佳”的代名词。
小时候备受追捧、让平平无奇的食材也能变得十分鲜美的味精,怎么就成了过街老鼠?它真的有这么不健康吗?
1968年,一个署名为“Robert Ho Man Kwok博士”的人,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写了一封信,随即被发表了出来。
Robert Ho Man Kwok称,每当他在中国餐馆吃饭后,他都会感到一种“奇怪的不适”:肩颈麻木、心悸不已。
他推测,这是由于中餐馆在做菜时,大量使用了味精。
起初,这封信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
但六周后,这一杂志又发表了另外10篇文章,其中7篇来自医生,描述了相似的症状:吃了中餐后麻木、头痛和心悸,并且都将矛头指向了味精。
尽管在当时就有人发出了反驳的声音,认为这个观点有民族情绪的加持,但有关味精的恐慌、对中国菜的排斥还是传播开来。
味精就这样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背锅史”。
实际上,这封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的信件,来自两个年轻医生的无聊赌约:
能否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样级别的刊物上,发表胡扯的文章?
事情闹大后,其中一人曾多次联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告诉他们实情,但被拒绝接受。
这一诞生于美国的、对中餐和味精的偏见,就这样传播开来,甚至在21世纪初反向传播回了国内,让曾经备受青睐的味精,成了“有毒添加剂”的代名词。
味精被广泛误解,名字也要负一部分责任:
酒精、香精、瘦肉精,带“精”的东西看起来就充满了人为添加的气息,不像好东西。
其实,你可知“味精”,不是它本名。
最初诞生在日本时,它的名字叫“味之素”。
1908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觉得妻子做的海带黄瓜汤好喝,有一种“尚未经科学描述的”、不同于酸甜苦咸的特别味道。
他将这种味道称为“旨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鲜味。
职业的敏锐性让他迅速对食材进行了研究,最终在海带汤中提取到了一种化学物质——谷氨酸钠。
池田教授认为谷氨酸钠就是鲜味的来源,将它命名为“味之素”。
不久这种神奇的调味品便飘洋过海传到了中国,一位名叫吴蕴初的化学工程师分析了其成分构成,并找到了批量生产的方法,并将其改名为“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