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注意到,在3月15日至3月22日的一周内,黑猫平台上就有超过30起针对“有信钱包”的投诉。受访用户向记者提供的“有信钱包”客服电话为手机号,多次拨打均无人接听。“只有他们主动联系你,你打过去找不到。”杨超称。记者拨打“有信钱包”App封面上028开头的客服热线,被告知号码已到期。
记者实测
冒充银行等正规机构,只填写手机号就可通过初审
根据App Store中“有信钱包”的简介,其是一款国内知名现金平台,致力于解决应急需求,额度极高、产品多样,新手注册即享1088元红包。在安全保障方面,介绍称“多维度隐私保护,数据存储与访问隔离”等。
“有信钱包”App中有不少网贷平台的链接入口,宣传的额度范围在1000元至30万元不等,普遍称30分钟、10分钟甚至2分钟到账,月利率在0.6%-2%之间,它们被分为“热门推荐”、“小额贷款”、“高通过率”、“大额分期”四类。
记者3月21日下载后随机点击了热门推荐中的“洋钱罐借款”、“你我贷”、“阳光优贷”三个网贷链接,只填写手机号码就显示预估额度,如果想实际获得贷款需要再下载各网贷平台独立的App,但记者未进一步操作。


以“洋钱罐借款”为例,在“有信钱包”中点击进入能看到一个预估额度,实际获得贷款需要再下载“洋钱罐借款”App 。
当日下午,在记者点击三个网贷链接后约一小时,即接到一位自称“广信银行直贷中心”员工的电话,称“有信钱包”是他们的一个推广渠道,他看到了记者的借款申请。
这位“员工”口中的“广信”,是指广发、中信两家银行,因为“银行不接散户申请”,由他们负责银行信用贷款前期资质审核,需要简单了解信息后才知道可贷额度、月息等,由银行放款。
记者虚拟了一份个人信息:24岁,刚毕业工作不满1年,非京籍户口,在北京一家私企上班,税后月工资8000元-9000元,缴纳了五险一金,无房无车无商业保险。
这位“员工”听后直接表示,最终授信额度要过完系统才能知道,但预计10万元内没问题,当天就可以带身份证、银行卡和纸质征信报告到位于建国门的直贷中心营业网点申请。“日息万分之2%-2.5%,年化约7.2%,属于银行信用贷款,跟网贷不一样,利息比所有贷款都低。”
当记者表示只需要短期拆借1.5万-2万元时,对方称额度起批是5万元,用户不能自己决定,因为“银行放款不可能走这么多流程批那么少”。他还支招“你可以拿这(5万元)还网贷”。
广发和中信银行客服人员均表示,没有“不接散户”一说,用户个人信用记录良好,就可以在银行网点申请贷款,消费贷在银行网银、手机银行等渠道就能线上申请。“填写信息后,贷款有专门外呼专线,是官方座机号码,不会以个人名义做营销,接到私人电话不用理会,可能是诈骗电话。”广发银行客服称。
中信银行客服提醒,如果网上有人打电话,不要轻易相信,要先确认他是哪个网点员工、工号多少。额度以实际审批为准,没有强制“下限”,贷款要有实际用途,不会让用户去还网贷,也不会收取手续费、保证金等。
3月22日,又有一位自称“平安好贷”的员工来电,告知在后台看到了记者提交的贷款申请。“您的贷款申请初审已通过,初审额度只有1万-3万元,具体获得额度需要添加我们官方提交个人资料,我打下报备,立刻能批。”
该“员工”称,这则通话是由系统拨出,看不到用户信息,但“一定是用户申请过”。想要获得贷款需要进一步提交资料,如果当前没有工作单位,是学生“应该也可以(批)”。提交渠道是通过他们的“官方号”,但他告知的却是一个个人号,对此他解释称是“一对一客户服务”,觉得额度、利息合适就可以办理。
他多次强调该平台利息不高,“一个月1万元借款60元利息”。记者问年化利率是多少,他含混地答“没算过,乘以12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