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说,据她多年开餐饮店的经验,门店装修时,一般都要求电箱不能放在收银台下面、插座不能安得过低、排水管绝对不能有积水等,因为这样会存在安全和卫生隐患。但加盟杨国福麻辣烫品牌时,这几点公司的装修队都没做到,“提出问题后,装修队只说图纸是公司统一要求。后来我的店也陆续出了问题,工头和代理商答应立刻上门解决,但通常一拖就是好几个月。”
韩丽透露,她认识的另一位杨国福麻辣烫加盟商的店铺最近也是因为装修问题导致墙面渗水严重,已经被房东出面赶了好几次。
相比这些,在食材采购上的问题,更为重要。在加盟时,杨国福麻辣烫的代理会告诉加盟商们,在正式开店后,店铺中除新鲜蔬菜外,所有食材以及调料等必须购买和使用公司提供的产品。
杨国福麻辣烫方面曾公开称,其提供食材的方式分为两种,一是总部直接供货,二是由供应商合作供货。像花椒、麻油、辣椒、奶粉等食材是总部统一采购送到门店,邮费由门店自理;冻品类则大多由当地代理商推荐相应企业,加盟商再向其订货。
但韩丽表示,她不止一次发现,门店从当地代理强制要求的冻品供应商那里买进的冻品、豆制品有“酸臭味”。她向代理反映后,对方“态度敷衍,且依旧在群里强调不得外购”。此外,公司每月的例行巡查也多是检查是否有外购商品的情况发生,“不是总部派人来查,而是代理来查,甚至代理派供应商自己来查,一旦发现,罚款2000-5000元。”他们这些加盟商不由得纷纷猜测,代理与供货商之间藏着什么外人不知道的“猫腻”。
加盟商们还表示,为了卖出更多的货品,代理还会在商家拟定好的采购单上,私自增加远超出他们销售能力范围之内的订购量,并不定期地在群内给加盟商压力,质问订货量少的原因。2021年,杨国福曾推出一款“自热麻辣烫”产品,加盟商们则为此叫苦连天,因为代理催促他们,“每家要订2000元的货,放店里如果卖不出去,损失要自己承担”。
加盟商们吐槽说,像杨国福麻辣烫这样的餐饮品牌,赚的主要不是消费者的钱,加盟商才是它赖以盈利的真正“客户”。
餐饮策划人王星向AI财经社表示,“这是品牌和加盟商的游戏规则,选择了就得服从。加盟商们赚不赚钱,和它们自己的选址等多重因素都有关系。”
韩丽已经退出了杨国福麻辣烫的加盟,但她说1万元的保证金公司目前还没有退还。她所在的云贵地区,据公司官方数据是有200家门店,韩丽表示,据她观察大多数店铺干的时间都不长。她认识的云南某地的一家店,“月营业额十几万元,但净利润只有3万元”。AI财经社搜索了她提供的店面地址,发现该店铺上了一家当地公众号的“黑名单”,“上榜”理由同样是卫生问题,如店内仓库杂乱有鼠迹、就餐区有活蝇等。
据了解,在加盟杨国福麻辣烫的前期培训中,关于专业技能的培训很到位,但唯独缺乏对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常识培训,比如菜品每晚是需要归档收藏放冰箱的,避免老鼠虫子等爬进去;再比如对菜品如何进行保鲜、如何分辨是否过期等。商家未获相应培训,只能凭经验来自行判断。
而为了维持客户增量,杨国福麻辣烫还会违背商家最忌讳的“区域保护”原则。陈涛向AI财经社透露,虽然合同里写了类似“每个县只能开几家门店”的区域保护条例,但他们询问是否可以再开分店时,代理回答称“我有办法”。
“麻辣烫一哥”地位的挑战
韩丽认为,目前所有她觉得“出界”的行为,都是代理商的个人行为,“杨国福本身也不一定了解真实情况,不然也不会如此放任管理。”但她在经营期间也多次向总部进行各种投诉,基本上每次客服会给她一个食客用的投诉电话了事。她说,自己“渐渐灰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