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用来治病的,哪知道把命都治没了。”
采娟(化名)52岁了,是杭州一所大学的教授,爱美的她经常练瑜伽、做美容,想要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年轻一点。
两年前采娟进入了更年期,深受失眠、月经不调、白发增多等的困扰,在瑜伽课的小伙伴推荐下采娟开始吃某品牌的黑芝麻丸,说这是一种中药保健品,能够改善采娟失眠、月经不调的症状。但是这款黑芝麻丸吃了两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
之后朋友推荐了一种高端的黑芝麻丸,本来以为吃了效果会变好,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觉得浑身乏力、皮肤也变黄,辗转几个医院检查之后,采娟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被确诊是肝衰竭。
医生在对采娟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后,发现她患有肝硬化以及少量的腹水,病情很严重,而病因就与这采娟吃的黑芝麻丸有关系。
一、良药变“毒药”,中药成罪魁祸首
后来,经过医院的采集药品分析,导致采娟肝衰竭的就是她吃的那款,自称是高端黑芝麻丸的中成药。
这款黑芝麻丸中含有一种叫作何首乌的中药。何首乌具有补益精血的作用,其中生黑发的效果最为广传,所以常常被用于偏方之中,但是何首乌有肝毒性的,其中的大黄酸、鞣质以及大黄素等物质很容易造成药物性的肝损伤,这也是采娟得肝衰竭的原因所在。
二、中药导致的“悲剧”,屡见不鲜却难以制止
像采娟这样滥吃中药导致的肝衰竭,在我国比较常见。
很多人以为中药的副作用小,但现实生活中中药引发的悲剧屡见不鲜,因长期喝中药或保健品等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案例并不少。药物性肝损伤指的是机体对于一些推荐使用量的药物,或者它的代谢产物产生的一些特异反应,发生率在1.4% -8.1%。
造成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一般有机体自身因素、药物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种,机体自身因素一般可以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的,还有可能是药物本身的剂量或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药制药过程存在污染、过量饮酒等都有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由中草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在欧美国家占比在13%~20%以上,而据我们国内上海的研究显示,2000年到2005年期间由中草药导致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在23.3%。
中药真的安全无毒副作用?为何还会导致肝衰竭?
中药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何还会导致肝衰竭呢?归根结底是这3点原因。
1、对中草药毒性认识不足
首先,要纠正一个观念,中药有毒!中药有毒!中药有毒!别再相信什么中草药无毒的鬼话了。
记住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要谨记中药是有毒的。中药既能治病防病,也必然能致病,早在医学名著《内经》中中药被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等几种分类。不仅如此,很多我们认为性平、滋补的药物,如果服用不正确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人参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人参是大补药物,如果不是体质很虚的患者,服用后会适得其反,给身体带来这样或那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