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班系统在巅峰时,不仅供给诺基亚自身使用,更适配给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星等知名品牌,2006年搭载该系统的手机超过一亿部。
那些年几代人追过的诺基亚,顺应全球通信手机的普及浪潮,做了最多的手机创新,推出了最多的经典手机产品,诺基亚俨然成为当时手机的代名词。
2.坠落
诺基亚手机王朝的轰然倒塌
从1996年到2011年,诺基亚持续称霸全球手机市场,从大哥大到功能机再到智能机,巅峰时独占全球手机市场过半的市场份额,诺基亚一直享受着“独孤求败”式的荣光。但此后诺基亚却迅速跌落,市场份额一降再降。两年后,“卖身”微软。
就像今天的苹果和三星手机如果突然失利乃至退出市场,业界和用户难以想象一样,当时市场地位远高于如今苹果等的诺基亚突然倒下,全球消费者甚至诺基亚自己都是懵的。直到2013年,微软收购诺基亚时,诺基亚时任总裁奥利拉含泪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问题首先直指从诺基亚手机“尸体”旁崛起的苹果手机和谷歌的安卓系统。
诺基亚如日中天之时,世界上两个不为人的角落里正发生着改变诺基亚命运的大事:其一是一个叫安卓的系统以4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谷歌;其二是一名叫福斯特尔的人在苹果公司开发出了iOS移动操作系统。
2008年,苹果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iPhone的手机,突破性地用上了3.5英寸电容屏和iOS系统;同时,安卓完全开源的系统和强大的软件生态支撑,开始被更多手机品牌所接受,一些手机品牌借此起死回生,还催生了一众山寨机品牌。
诺基亚却还沉迷于自身经典的塞班系统,直到iPhone 3上市,诺基亚开始意识到,相比于用触控笔和指甲来操作书写,iPhone电容屏的手指触控操作舒适顺滑很多。此外,从iPhone 3开始,iOS系统日趋完善,支持的应用生态也大大增加,iPhone手机的消费体验迅速提升,开始在手机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而高度开放的安卓系统,由于其低门槛的优势,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安卓系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依托大量用户,手机系统也不断迭代升级。相比于安卓系统的开源便捷,塞班系统的签名机制开始让越来越多用户失望甚至反感,由于塞班系统一开始就没考虑到引进第三方应用,应用兼容性和软件体验差。同时当时诺基亚手机款式功能多样,直板、翻盖、触摸屏等造型款式纷杂,也让软件适配商无所适从,在苹果iOS系统和谷歌安卓系统迅速成长后,不愿再为塞班系统更新软件。
令人感慨的是,曾经让诺基亚崛起的种种功能创新和设计,反而成为了诺基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拥有市场、品牌、渠道等诸多优势的诺基亚,显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被后来者一点点蚕食,意识到问题和危机的诺基亚开始调整心态和战略。
诺基亚开始执着于塞班系统的改造升级,但仍然没有解决系统应用少、软件供应商不断流失的问题,诺基亚被迫在2011年与英特尔联手推出Me Ego系统,并发布了搭载该系统的诺基亚N9,搭配3.9英寸电容触摸屏,拥有时尚外形和不俗性能的N9被寄予了厚望,没想到却成为了诺基亚唯一一款Me Ego系统的机型和绝唱。
前微软设备部门执行副总裁史蒂芬·埃洛普出任诺基亚首席执行官,意外地决定放弃Me Ego系统而加入微软研发的WP系统,原因是其认为2011年可能出现首次亏损,而Windows phone取得了很大成功。创造了无数辉煌的诺基亚并不愿意放下身段,去加入得到越来越多用户认可的安卓系统。但当时WP系统的全球市场份额仅1%,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不愿意继续给诺基亚做应用和更新,而用户则因为迟迟等不到更新再纷纷逃离。诺基亚的应用软件商和用户加速流失。
反观苹果等手机品牌,不仅依托日趋完善的iOS软硬件生态,也跳脱开诺基亚为代表的老牌手机企业的机海战术,以往诺基亚拥有着众多的手机款式,高峰时每年出400款手机,同时以屏幕大小和分辨率等来区分手机档次和价格高低。而苹果手机则一步到位,全系标配3.5英寸电容屏和高分辨率,入门即顶配,同时通过独特的iOS软硬件生态和智能化优势实现降维打击,进一步抢食诺基亚不断流失的市场份额。
出乎诺基亚意料的是,消费者并没有因为品牌和情怀而对诺基亚有过多的依恋和迁就。在品牌和情怀、好用和体验之间,全球消费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诺基亚和WP系统被苹果iPhone手机和众多安卓系统品牌手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2012年便交出了把持15年之久的手机霸主宝座,市场份额更是从高峰时的50%直接掉落至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