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奥利拉总结诺基亚手机失利的原因时曾坦言,公司一度缺乏战略眼光,不愿调整战略,忽视市场需求和软件研发,面对竞争对手时的傲慢,以及企业内部官僚作风等,都是其遭受挫败的原因。
2013年,曾经连续15年雄踞世界第一、手机年销量达4.3亿部的诺基亚,市值缩水超过90%,最终以73亿美元的价格把手机业务“贱卖”给微软(仅为当初最高市值1151亿美元的1/16),就此宣告“诺基亚手机王朝”黯然退场。
3. 转型
百年科技巨头还有机会吗?
不过将手机业务卖身,并非诺基亚品牌的整体倒下。在出售手机业务后,诺基亚开始聚焦在手机相关的通信业务上,如今在通信业务和5G商用上依然保持着全球领先的地位。
为表明转型通信的决心,在出售手机业务的当年,诺基亚全盘收购诺西(2006年诺基亚和西门子合资成立的通信公司),次年诺基亚收购阿尔卡特朗讯全球业务,加上2010年诺西并购的摩托罗拉无线业务部门,相当于诺基亚一路吃下了三分之一西门子、三分之一摩托罗拉、全部的阿尔卡特朗讯。2017年,诺基亚超越爱立信,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商,借此重登世界500强榜单。
这个转型过程也远非前景清晰和一路坦途,2006年成立的诺西公司,虽然在通信领域排名全球第四,但在此后的6年中累计亏损了数十亿美元。据说,在手机业务突飞猛进的那些年,诺西通信在诺基亚内部一直是“边缘业务”,关于它的议题都很少被列入董事局会议。到2013年诺基亚出售手机业务时,诺西公司一笔债务到期,面临违约,在经历无尽的投资后,西门子选择放弃,而诺基亚则意外选择花17亿欧元接手。恰巧当时全球第三大通信服务商阿尔卡特朗讯也在挂牌出售,诺基亚发现即使卖了手机业务也买不起,便选择继续变卖资产,将全球车载医疗导航系统接近90%份额的here地图卖给了德国汽车巨头,最终以166亿美元的高价将阿尔卡特朗讯收入囊中。在脱手手机业务转型通信的过程中,诺基亚走的可谓是相当决绝和义无反顾。
“在今天的近10万诺基亚员工中,只有不到1%的人还持有2012年的工卡。”现任诺基亚董事长李思拓感慨道。
在转型通信的过程中,诺基亚看到了5G的前景,并顺应潮流押注5G业务,就在大家逐渐淡忘诺基亚品牌的那几年,诺基亚在全球招揽4万工程师加班加点攻克5G技术,目前手握2000多件5G专利和3万件通信相关专利。资料显示,在全球5G技术专利申请量上,诺基亚目前排名全球第二位;在全球5G商用订单上,和华为、爱立信同处全球第一阵营。仅2017年一年,苹果公司就向诺基亚支付了高达20亿美元的专利费。
在转型聚焦通信业务见成效后,诺基亚于2016年重新从微软手里买回了手机业务,不过在经历了此前的“惨痛”失利后,诺基亚并没有选择自己再亲自操盘手机业务,而是选择将诺基亚品牌独家授权给了HMD公司(2016年底诺基亚前高管成立的芬兰手机公司),自己则收取高额的授权和专利技术费用。
如今,每年诺基亚都还会推出诸多款式的机型,其中还有很多诺基亚经典机型的复刻版,不过再没有重现当年的火爆,甚至没有产生一款真正热销的手机产品,能在市场和消费者心里掀起更大的波澜。在如今群雄并起的时代,诺基亚和功能机的时代毕竟可能已经过去了。
目前全球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白热化,苹果手机依托其独特的iOS系统和软件生态,攫取了手机市场最高的利润;三星以及中国的华为、小米、OPPO、vivo等安卓系统阵营的手机品牌则牢牢占据着最高的市场份额。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2020年全球手机市场份额报告显示,三星以20.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苹果以15.9%的份额位列第二,华为则以14.6%的份额位居第三,小米和vivo分列第四和第五。而作为曾经占据全球手机市场过半份额的诺基亚,如今的份额仅占全球市场1%左右,早已退出手机市场主流玩家行列。
诺基亚在手机业务上的失利,被外界诟病相当多的一点是“大公司病”,手机款式多,人员冗杂,决策慢,不仅让其背负沉重的包袱,也错失了众多的发展良机。比如当时高通公司一位执行董事就曾抱怨,诺基亚需要花6~9个月的时间来评估某项手机芯片新技术的市场机会,机会早就流失了。
事实上,为了保持在5G上的领先和降低亏损,近年来诺基亚还采取了一系列优化乃至裁员举措。有消息称,今年3月份,诺基亚启动成本削减工作,计划在最晚两年内,缩减5000~10000名员工,这项计划将为诺基亚节省大笔费用。而在过去两年里,诺基亚早已开始瘦身行动,对比诺基亚各年财报可以发现,诺基亚在近两年里已“悄悄”削减了11044名员工,占2018年底时员工总数的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