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经历了跨越式发展的雪佛兰品牌,正在经受煎熬。
这个美国汽车品牌2005年正式进入中国,销量迅速攀升,2014年雪佛兰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达到76.7万辆,然而,此后雪佛兰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就进入一个持续的下降通道,2019年降至41.35万辆,今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只有24.2万辆。
比销量下滑本身更严峻的是,这种持续下滑的态势根本止不住——哪怕终端价格一降再降。
2016年,雪佛兰公开提出要在中国市场“重塑品牌形象”。当年的广州车展上,上汽通用在雪佛兰品牌之夜发布了新愿景:“2020年前推出20款新车,以全新的品牌形象面对中国市场。”
如今,5个品牌之夜过去了,雪佛兰是否实现当初的愿景,成功重塑品牌,摆脱“性价比”的标签?
品牌重塑效果不彰
效果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销量是最有说服力的。小鹿梳理了雪佛兰品牌在中国市场2015年-2020年的销量数据,通过表1可以看到,雪佛兰2015年销量为64万辆,自2016年开始重塑品牌,其年销量就再也没有接近过这一成绩。
对比一下美国市场,雪佛兰在美销量则稳定得多,不仅始终稳居美国汽车品牌销量TOP 3,市占率也维持在12%左右,浮动不大。可以说,在美国,雪佛兰就是一个国民级的主流汽车品牌。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在美国年销200万辆的雪佛兰,在中国只能卖个零头呢?
首先,这与雪佛兰的历史有关。该品牌诞生于1911年,距今已有109年的历史,在美国人心中,雪佛兰是最伟大的本土汽车品牌之一,甚至是图腾般的存在。
人们可以从无数的好莱坞影视作品中看到它——比如大黄蜂科迈罗;能够在无数的歌曲中听到它。美国人的谚语中,也有着关于这个汽车品牌说不尽的故事,堪称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而雪佛兰进入中国市场虽然已有15年时间,但在感性认知方面,国人对这个汽车品牌的情感始终没有形成,“情怀”——在中国市场的雪佛兰车上,是不存在的。
其次,在最关键的理性认知方面,雪佛兰品牌在中国市场也没有足够的支撑,尤其是10年前的一个决策,已经注定了雪佛兰今天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