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频繁离职 押宝极狐救主
常言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记者注意到,北汽在业绩下滑的同时,其高管也变动频繁。
一年前,深耕北京汽车18年的徐和谊因工作原因辞任北汽蓝谷董事长,由姜德义接任,但姜德义仅仅工作了4个月后就辞去该职位,之后的接任者是刘宇,刘宇上任北汽蓝谷董事长的同时,辞去了北汽蓝谷总经理一职,仍将继续担任董事长。
北汽蓝谷的总经理也变动异常频繁。从郑刚到马仿列、刘宇,再到最新的接任者代康伟,短短两年半时间内换了四位总经理,而截至中报发布,北汽蓝谷已有9位高管申请辞职,理由均为工作原因。伴随着高管的跳槽,北汽新能源传出裁员风波,在今年2月份,有消息传北汽新能源裁员20%,其中不乏高新技术人才。
然而,北汽的问题并不是技术上的缺失,要求发展,对于技术流出身的代康伟而言,是一项新的挑战。
事实上,北汽新能源并非没有将帅之才,当年北汽新能源蝉联销量七冠王,前销售公司总经理张勇功不可没,而在2018年,张勇自立门户,成立了哪吒汽车,之后北汽新能源的销量出现了大幅下滑。
张勇在职时之所以创此佳绩,与他紧抓大客户的思路密不可分。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销量占比最大的是对公业务,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五大客户对北汽新能源的营收贡献分别为88.1亿元、138.76亿元、22.1亿元,所占年度营收比例分别为47.3%、58.82%、41.91%。一位业内人士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对北汽新能源而言,大客户的采购,就像睡觉的时候有人递了个枕头,现在梦醒了,枕头抽走了,就很容易落枕。
基于这样的现状,北汽新能源开始押宝高端车型极狐,但目前市场反响并不强烈。记者查询数据得知,7月份极狐销售了525台,创造了品牌历史新高。这一成绩相比于同价位的“蔚小理”相去甚远。任万付指出,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极狐起步较晚,和“蔚小理”比起来,缺乏产品力。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7月,原极狐营销总经理俞晨加盟长安马自达新能源,这是继刘宇“退居”幕后,于立国由于公关事件离职之后,又一个离开的高管。
高管变动、销量不佳的极狐还有最后一根稻草——华为和百度。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华为合作的车企日渐增多,而如果极狐不能加快研发脚步,则迟早会淹没在华为智能化的浪潮中。
“目前来讲,汽车新四化,科技层面的创新都是需要车企花大力去做的,无论是自研还是合作,未来的竞争势必会集中在科技属性和技术创新上。因此,北汽新能源要把握住华为和百度这两个合作伙伴,在这个领域好好发力,才是重中之重。”任万付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