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晓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这里两山对峙(香山、龙门山),伊河水从中穿过,远望犹如一个天然的门阙,古称“伊阙”。之后隋炀帝杨广登上北面的邙山,望伊阙形似天子的门户,因此命名“龙门”,还把自己的皇宫正门面对伊阙。四大石窟中只有龙门石窟依山傍水(和天梯山石窟一样),这里确实是一块天然宝地。
龙门石窟凿建于北魏,北魏为游牧民族鲜卑人始创,自道武帝时期的建都盛乐(呼和浩特和林格尔),转到平城(山西大同)再迁到洛阳,都城的迁移一方面反映出北魏政权控制中原进而统一全国的雄心,另一方面也是北魏汉化改革的推进,迁都和汉化改革使石窟在造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龙门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其中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分别建于前秦和后秦时期,稍早一些。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建于北魏,但云冈石窟是建于北魏从平城(大同)迁都洛阳前(文成帝时期),龙门石窟则建于迁都洛阳之际(孝文帝时期),两个石窟虽相差不远(40年),但石窟中佛像的衣着、神态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云冈石窟时的佛像面貌、神态和衣着更偏向于少数民族风格,体形丰硕,佛像左肩斜披络腋,袒右肩。而龙门石窟则受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影响,佛像带有明显的中原特色,体形修长,褒衣博带,衣裙层叠,不再露肩。另外,之前去过的武威的天梯山石窟是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鼻祖(建于十六国的北凉),开凿时期更早。
北魏太武帝时期一度崇道灭佛,排斥佛教,抑制了佛教的发展。文成帝即位后下诏复兴佛教,佛教才得以恢复。云冈石窟就是在此大背景下凿建的,而之后孝文帝的迁都洛阳,拉开了凿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宋等朝代的大规模营造达400年之久,今存佛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件,其中最高的佛像17.14米,最小的仅2厘米。
因北魏和盛唐是两个造像的高峰时期,龙门石窟现存佛龛绝大多数是这两个时期凿造的,其中北魏石窟占30%,唐代石窟约占60%,其它朝代石窟占10%。凿建于北魏的石窟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火烧洞、魏字洞和石窟寺等,而凿建于唐代的主要洞窟有奉先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潜溪寺、敬善寺、万佛洞、双窑、唐字洞和净土堂等。(唐朝的有些洞窟是在北魏的基础上续凿的)
因此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并以大量实物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变化,是我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