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地理学的历史上,北魏的郦道元和明朝的徐霞客,堪称泰斗级的人物。他们的著作《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更是成为地理学和文学的著作。同样的胸怀天下,同样的人文情怀,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山河,用一片赤诚书写人生传奇。今天我们走进徐霞客的世界,去感受这位地理学家、旅游家和文学家的奇妙经历。

读万卷藏书,更要行万里征途
出生于南直隶江阴的徐霞客,自小生活富庶,父母虽然都不是官宦人家,但是祖辈皆是读书世家。父亲一生性情自由,不愿为官场所累,醉心于山川湖水。母亲也是心胸豁达,通情达理,给予儿子成长很大的包容。受家族时代耕读的影响,徐霞客自幼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地理图志。15岁那年,当徐霞客科举失意,父亲给了他新的人生定义。

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既然无意于功名利禄,那就放浪形骸,纵情于山川风物。另一方面,徐霞客爱读书,但又不喜四书五经,家里的藏书已经不能满足,因此只有走出去才能增长见闻。探寻名山大川,走访异域风情,少年徐霞客有一个远大的梦想——要绘制一张最完整的山川形势图。

然而,父母在,不远游。虽然父亲早早离世,但是年迈的母亲始终是徐霞客的牵挂。也许是看出儿子的隐忍,性情豁达的母亲不能让儿子为难。1608年,22岁的徐霞客正式远游,此时距离父亲去世已过三年,穿着母亲做的远游冠,轻装简行开始旅程。这一走就是32年,从弱冠青年到知命年月,徐霞客默默走着自己的人生路。
三十余年尘与土,足迹遍访云和月
纵观徐霞客的游记生涯,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从28岁以前的准备阶段,游而不记;到48岁前遍寻名山,书写游记一卷;再到54岁去世前,仅用四年就书写游记九卷。厚积薄发,徐徐绽放,积累了大半辈子,终于在人生的末端,写就鸿篇巨制。三十几年里,在没有外人资助的情况下,很少骑马乘船的徐霞客,靠着徒步跋涉,需要何等的毅力!

其实,最开始的出游,徐霞客并没有走远,因为内心深处始终有母亲的羁绊。泛舟太湖,朝闻洞庭,每次出游都不会时间太长。这一时期的他,只是游玩景观,却少有文字记载。即便如此,在登临黄山后,徐霞客还是情不自禁地留下“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的佳句,逐渐就成为了后人口中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等到母亲仙逝,属于徐霞客的时代才正式开启。在此之前,他主要是短途游,会在周边的省份游历。福建武夷山、江西庐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都曾留下他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