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泼水节是世居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德昂族和阿昌族盛大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清明节后第七至第十天。2008年6月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泼水节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在傣族稻作文明基础上融汇11至13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而逐渐形成的,是南传佛教宗教仪式与德宏傣族传统礼仪相结合的产物,呈现着傣族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泼水节的活动形式多姿多彩,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活动包括民众采花、信众赕佛、祭祀龙亭、浴佛仪式、洒水祝福、歌舞活动、武术表演、男女丢包(抛绣球)及燃放孔明灯、飘水灯、放高升等等。
泼水节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傣家稻作文明和水文化的精髓,具有广泛的文化及社会功能。它是傣族物质和精神文明传承、延续的重要载体,在历史学、文化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中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