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力量推动之下,深圳站诞生了。
建火车站是大事,需要全城的人一起努力。
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深圳站的主体工程就基本完成了,1991年年初,整个火车站已经进入了装饰阶段。
这天,火车站建设工作负责人郭胜林找到了李灏。
火车站建成在即,但还缺一个站名,他希望能邀请李灏来题写。
李灏一听,连连摆手,忙说:“不合适,我写不合适。”
两人思考许久,该由谁来写下“深圳站”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名字呢?
突然,李灏灵光一闪,提议:“如果能够请邓小平同志写,那就好了!”
众人一听,都纷纷拍手叫好。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正是因为有了他,深圳才得以腾飞。
由邓小平来见证和书写深圳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但很快,更深的忐忑又涌上了众人的心头。他们忍不住担忧:
邓小平会答应他们的邀请吗?
题字人选敲定之后,李灏立马开始了紧张的忙碌。
好在功夫不负,邓小平一口答应了下来。
几个月后,正在北京开会的吴松营接到了一通特殊的电话。彼时,他正担任着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职。
电话接通,一个兴奋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接电话的是李灏的秘书刘润华。
他激动地说:“是吴副部长吗?中央办公厅通知,邓小平同志已经为深圳新火车站题写了站名!李书记说委派你到中央办公厅去取小平同志题字,尽快带回来!”
吴松营高兴极了,连声说好。
第二天上午十点,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中南海西门。
二、取回“深圳”
在查验完证件后,吴松营被领到了秘书局二楼的一个办公室里。
他深深呼吸,既紧张又激动,直到那一张报纸大小的宣纸展开,“深圳”二字映入了他的眼帘。
在最初的惊叹之后,吴松营敏锐地发现了不对劲:
他们邀请邓小平题写的是“深圳站”,可是现在只有两个字,“站”去了哪里?怎么不翼而飞了?
吴松营又仔细看了看,这张宣纸上没有落款签名和日期,但是有一份盖有“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公章的文件。
文件上写着,要求深圳市委妥善保管和使用这份题字,还可以在当地的党委机关报上进行发表。
看来,这的确是邓小平亲自题写的,那么无论怎么想都不会有“漏字”这样的“低级错误”存在。
吴松营只得暂且放下心中的疑惑,在文件收发簿上签完字,小心翼翼的将题字装进公文袋里,离开了中南海。
回去的一路上,他都在思考刚刚那个问题:为什么邓小平只写“深圳”二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