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与意大利有着良好的国际交往合作基础,他们的联手,离不开进博会的牵线搭桥。2019年,作为首届进博会的直接成果,总投资128亿元的中意直升机生产项目落户嘉兴平湖,为平湖打造“世界直升机制造之都”和以通用航空为主导的万亩千亿平台提供坚实基础。
其实,进博会这场家门口的国际经贸盛会,在长三角地区带来的影响力,一直在持续。
“目前,嘉兴地区一个月销售额保持在15-30万元,像比利时遇喜冰激凌、美国泰淳植物油和丹麦味道王国麦片等很多国际品牌,都已落地嘉兴。苏州分中心于去年12月开业,第一个月的销售额就达35万元。”肖剑文介绍。
从进博参展商变进口经销商,从深耕上海到辐射长三角,虹桥品汇的吸引力有目共睹。也正因如此,肖剑文最近忙得“脚不沾地”:“我正在去山东的高铁上,准备谈济南、临沂的分中心项目,接下来还要去长春、青岛、南昌、上饶……”说到之后的工作计划,肖剑文显得有些兴奋,“看来要跑遍全国了!”
大商务|总部落户忙
“15 years@Bosch!”(博世15年)不久前,苏州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销售总监周洁琛在朋友圈晒了两张图,纪念入职15年。大学毕业后,周洁琛进入苏州博世底盘控制事业部的生产部门工作,一做就是8年。“部门的每一个岗位我都做过,我就想尝试有挑战性的事情,学一些不同的东西。”通过轮岗计划,周洁琛也到博世中国上海总部负责过质量管理工作。
![每天往返虹桥和苏州,是一种怎样的体验](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07/16415269714W5bNy.jpg)
图说:虹桥商务区创意艺术设置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摄
位于虹桥商务区的博世中国总部2011年建成使用,是博世集团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地区总部。博世中国汽车事业部东区高级经理赵方隽介绍,博世目前在国内拥有超过60家子公司,只要符合条件,员工可以申请任意公司的任何岗位,以保持工作活力和员工发展。
沪苏两地的博世员工轮岗现象十分常见。赵方隽说,博世的汽车业务占据总业务销售额的60%以上,在汽车领域,苏州博世是博世在国内最大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上海和苏州地缘相近,对于员工来说,比较容易适应。”
拥有便利交通、核心区位、人才聚集和产业链效应等优势,虹桥商务区是各类总部企业投资发展的热土,包括博世中国上海总部在内,科施博格、联合利华、文晔领科、太太乐等10家知名总部企业均落户虹桥商务区。
去年,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但仅上半年,虹桥商务区就新引进各类总部49家,完成全年目标的80%。其中大量总部企业偏向于制造领域,在长三角区域都有制造基地。虹桥商务区也是科技创新产业汇聚的集中区域。今年1月,位于虹桥商务区的海盐国际(上海)创新中心启用,创新中心面积达6500平方米,致力于打造海盐在上海招商引资、承接科技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桥头堡。
“目前,创新中心已有多个科研项目入驻。”海盐招商服务中心主任赵淑奎介绍,包括质子医疗装备研发生产应用项目、华夏北斗项目等15个项目已集中签约,总投资134.35亿元。其中,质子医疗装备研发生产应用项目投资25亿元,致力于打造集高端医疗装备研发、核医学及肿瘤质子精准治疗于一体的核医学产业基地及长三角国际医疗旅游先行示范区。
赵淑奎相信,作为大交通、大会展和大商务的平台,大虹桥还将吸引越来越多海内外平台机构、企业总部落户。
新民晚报记者 吕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