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各省的面积太大,存在管理难度。第二,各个地方机构的设计不合理,办事效率很低。到了元朝统治的末期,行省区划几乎崩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根据明朝的管理需要,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做出了大规模的调整。撤销了路一级的区划,形成了省、州府、县3级区划,这一经典区划模式,一直沿用了几百年。

与此同时,设立了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并立的模式。在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时期,随着明朝的迁都,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的区划。我国很多省份,都是在明朝统治时期基本确立的,例如明朝的广西省,与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相比,区划非常接近。当时,广西的省会并不是在南宁府,而是设立在桂林府,持续了几百年。
在明朝统治时期,广西省分为了12个府,分别是:桂林府、柳州府、庆远、府平乐府、梧州府、浔州府、南宁府、太平府、思明府、思恩府、镇安府、田州府。17世纪中期,清朝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以后,进一步调整了各省的区划。最后,形成了大清内陆18个省的区划。当时,广西省的区划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调整,总计下辖了11个府、2个直隶厅、2个直隶州。

分别是:桂林府、平乐府、梧州府、浔州府、柳州府、庆远府、南宁府、思恩府、太平府、镇安府、泗城府、上思直隶厅、百色直隶厅、郁林直隶州、归顺直隶州。这些州府,总计下辖了49个县、28个土州县、13个土司。不得不说,清朝推行的“改土归流”非常有必要。当时,南宁府下辖了2个散州、3个县、3个土州,管辖范围并不算小。
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与此同时,广西省的省会从桂林迁往了南宁。各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急需进入休养生息。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局势的稳定,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阶段。在广西省各地,设立了各个专区,例如百色专区、桂林专区、崇左专区等等。鉴于南宁市的重要性,南宁市被设立为地级市。

不过,南宁市的管辖范围并不大,只有市区和郊区,外围的几个县,隶属于宾阳专区管理。宾阳专区下辖了宾阳县、邕宁县、横县、武鸣县、上林县、永淳县、迁江县、隆山县、贵县、那马县等地。1953年,宾阳专区被撤销,大部分县划入了管理。1957年,广西僮族自治区设立,随着区划的调整,桂西僮族自治区更名为邕宁专区。
到了1958年,邕宁专区又更名为南宁专区,出现了南宁专区与南宁市并立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例如石家庄市与石家庄专区、沈阳市与沈阳专区等等。当时,南宁地区下辖了邕宁县、宾阳县、横县、武鸣县、上林县、马山县、崇左县、隆安县、龙津县、大新县、天等县、扶绥县、上思县、宁明县、都安县等大片地区。1965年,广西僮族自治区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60年代中期,都安县划入了河池专区管理,上思县划入了钦州专区管理。60年代末期,我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南宁专区更名为南宁地区。截至这个时候,南宁地区下辖了凭祥市、横县、马山县、宾阳县、上林县、隆安县、崇左县、扶绥县、龙州县、宁明县、大新县、天等县、邕宁县、武鸣县等14个县和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