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叠泉入口处有缆车站,可以乘坐缆车到达三叠泉附近,也可以步行下山,大约2公里的路程,步行是更好的选择。

一路清泉相伴,细雨轻抚,经过紫烟阁,终于听到了隆隆瀑响,三叠泉已近在眼前。

三叠泉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一股涧水从崖巅豁口喷涌而出,分三级跌落,落差高达215米,虽然李白所望的庐山瀑布不是这座,但“匡庐瀑布,首推三叠”,它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

第一级瀑布缀者如流,挂者如帘;第二级飘者如雪,断者如雾;第三级玉龙走潭,洪流倾泻,真可谓是“气势磅礴推三叠,四季佳景各千秋”。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在五老峰南麓的白鹿洞书院任教,但他在庐山期间竟未能一睹三叠泉的佳景,离任后颇感遗憾,就请其弟子将三叠泉瀑布绘成一图,挂在堂上时时欣赏,以弥补“未能一游其下,以快心目”的愿望。

面对美景,有时无词可言,只宜静赏,正如古诗云:九叠屏风三叠水,更无诗句可形容。
“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信矣!

下山途中,又遇到溪水跌石形成的几处小瀑布,虽无三叠泉的磅礴,也自有一番秀美,在周围浓郁秋彩和清亮石色的装饰下,显得尤为柔美动人。
拍照时延长曝光,瀑布如丝绢一般呈现出来,白皙顺滑,又像石缝中挤出的牛奶,《圣经》说“流奶与蜜之地”的迦南,也不过如此吧。

除了淙淙溪水,路上还遇到不少奇峰怪石,骆驼峰、铁壁峰、飞来石、鹰嘴峰......各各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快到山下时,细雨渐止,回看来时的山谷,忽然想起王维的诗句:空山新雨后......清泉石上流......
古人用“漱石枕流”描绘隐居生活,以前我听到这个成语,觉得是一种清苦的历练,而目睹了三叠泉的美景,又觉其何尝不是一种清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