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座别墅叫“如琴别墅”(下图),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方正浑厚,有欧洲英伦型宅宇的大气之美,也有中国吊脚式楼阁的悬挑之韵。别墅和周围的青山绿树丝丝入微地倒映在湖面上,美轮美奂,为庐山一绝。许多在此取景的摄影作品驰名中外,屡获大奖,所以这里被誉为“世界文化景观的标志性景观”。

漫步环湖栈道,湖光山色美如画,雅致楼阁如画中仙居。

沿湖步行不久,来到了文首提到的花径,白居易作《大林寺桃花》的地方,这里原有大林寺,上世纪60年代建湖,寺庙没于水下,如今已不可见,但“桃花盛开的地方”依然花木茂盛,虽是秋季,无半分萧索,有十分鲜艳。


花径因白居易诗歌而名,又叫白司马花径,沿径可看到景白亭、花径亭、白居易草堂、觅春园等景点,步步皆景,处处迷人。

走着走着,又见一片水池,池畔花色浓郁,一座朴素的草屋倒影水中,这就是白居易草堂。草堂建于1988年,完全按照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中“五架三间草堂,石阶挂柱竹编墙”的描绘复建,堂中展示了白居易的生平,堂外景观再现了竹篱茅舍风光好的诗境。

草堂外立着白居易雕塑,抚须沉吟,是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吗?应该不是,那是卢延让的风格,白居易吟“人间四月芳菲尽”,可是脱口而出的!

沿花径西行,来到一处石亭,亭中立有“周颠仙人传”碑,是明洪武帝朱元璋为纪念周颠而敕建的。传说周颠曾治好了朱元璋的顽疾,且行为疯癫,来无影去无踪,隐匿庐山有仙风。

石碑下方是仙人洞,这是庐山名景之一,头天晚上在《庐山恋》中也看到了这个地方:

仙人洞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又名佛手岩。此处飞岩可栖身,清泉可洗心,俯视山外,白云茫茫,江流苍苍,颇有远离尘世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