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将南昆州因“界”柳岭而改称柳州呢?已故地方文史专家潘朝业老先生对此有过一番研究。唐武德年间,唐朝平定岭南地区后,迫于形势需要,设了很多机构和官职,也就在那个时候,同时设置了龙州和南昆州。到了贞观八年前后,前文提到的唐太宗为了发展经济、普及教化,开始新一轮的布局调整。针对因州县设置剧增造成的百姓少、官吏多的状况,小县并为大县,需要时小州合为大州,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缩减。龙州和南昆州两个地方所属县又都很小,合二为一便是形势所需。“柳州”地名的出现,就是在命名上下工夫,取龙州的一个旧地名加在南昆州上,南昆之名也就作废,这正是“以州界柳岭为名”的来历。
有趣的是,现在柳城县的名字也是以此方法命名。据清朝的《柳州府志》记载:“宋真宗时,取柳州和龙城各一字为名,改龙城县为柳城县。”

资料图
“柳星”“柳宿”与天上的星星相关
《旧唐书》如是说,《新唐书》又有新提法。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编撰的《新唐书》,提出柳州“以地当柳星更名”一说,南昆州同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的南方柳宿相对应,因此得名柳州。
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所说的,“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古时候,古人把星空分为若干区域,称为星官或星宿,类似于现在的星座。在他们的观念中,人间万物都能和星象相对应,包括地上的州郡、邦国。相传周天二十八星宿,南方朱雀有七宿,“八星曲头垂似柳,近上三星号为酒,宴享大酺五星守”说的是七宿的柳宿。与柳宿相对应的地域就是当时的南昆州所在区域。
不光是《新唐书》,古代中国历史地理、兵要地志专著《读史方舆纪要》提到,柳州地名由星象说而来,“以地当柳宿为名”。星宿南方只有七座,能给柳州以“柳宿”命名,可见柳州的位置在古代就很重要。

位于柳侯公园内的柳宗元雕像(资料图)
不存在为纪念柳宗元而得名
公元815年,唐代一位著名文人来到柳州,写下“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的诗句,自嘲“朝廷把我派到柳州当刺史,大概是因为我姓柳吧?那我是不是应该在柳江边多种些柳树。”源于“柳州柳刺史”的巧合,因此有不少人还以为,柳州为纪念柳宗元而得名。
根据史料记载,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而柳州地名出现在公元634年,也就是柳宗元出生之前139年。其间,柳州也曾在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时隔不久又复名为柳州,这两个时间也均是在柳宗元到柳州之前。因此, 只能说柳宗元与柳州有着不解之缘,并不存在为了纪念他因以为名的事。
现在,柳宗元已经成为柳州一个独特的符号,可以认为柳宗元的出现对巩固柳州这一名称有很大的作用,柳州因此增添了许多人文气质,延续至今。
探讨至此,市地志办主任罗方贵提出了个相当有意思的疑问,“柳江、柳岭、柳星、柳宿之说,带来了一些信息,溯源‘柳’与古代柳州的关系,为什么以‘柳’对河流、地方、星宿命名?我们可以着重以‘柳’字本身反向思考一下。”
来源/全媒体记者 周枳伽
审核/彭冰琳 编辑/林喆
本文为柳州日报社原创作品,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新闻爆料电话:0772—5307060;推广合作联系方式:17307722632(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