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经历过藏獒最鼎盛的时期。那时的他,就靠往返青藏地区贩卖藏獒赚钱。
在藏獒繁育基地里,他看见许多触目惊心的画面。

藏獒基地
为了让藏獒更适合做宠物、许多藏獒都需要与泰迪、松狮等宠物犬杂交繁育,杂交后的藏獒像一只毛茸茸的玩具狗,性格温和了不少,但是体质却明显变差;
为了让藏獒能够拥有更加高大威猛的体格,许多幼犬的嘴巴都被塞进漏斗,强行灌入浓稠的奶渣;多吃的同时,还会给藏獒服用一些安眠类药物,吃饱就睡的幼犬才能更快速地长肉;
这样长大的藏獒往往看起来比藏民家养的藏獒体型更大,体重甚至能达到70公斤左右。
刘根还记得,这些幼犬的生活就是“吃饱睡、睡醒吃”,每一条都看起来无精打采。
为了让藏獒的外形看起来更加孔武有力,一些繁育中心会直接给藏獒喂激素、四肢注水、脸上打硅胶。刘根说,硅胶对打在藏獒的眼皮和鼻子两侧,这样“狗的脸皮看着饱满,更像纯种”。
经过“整容”的狗,更有机会被卖到百万元以上。
经过这番折腾,原本寿命十年以上的藏獒,进入内地后平均寿命只有三五年。
作为这场游戏的参与者,刘根忍不住慨叹,“为了挣钱,人有时候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毕竟,那是动辄百万的钱。

热潮退却之后
贩狗者刘根,在过去二十年里,经历了“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全过程。
热潮在2012年开始冻结。
那一年,“八项规定”出台,政府官员们贿赂敛财等行径被严厉打击。随之而来,是高档烟酒、餐饮行业的萧条。
余震同样波及到了藏獒行业。
藏獒不能再作为礼品赠送,买藏獒、增面子的人骤然减少。据尕格回忆,也是从那时起,藏獒繁育中心一下子变得门可罗雀。
生意最鼎盛的时候,基地里一天就有一二十个人上门咨询买狗;到后来,一个月也就能卖出去不到五条,价格也不复往昔。

藏獒卖不出去,只能被丢弃
家养藏獒的人也在减少。
“淮北为枳”的规律在藏獒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本就是高原猛兽的藏獒会运送至内地,水土不服的犬只攻击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