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品类,顾客的心智中都会形成一个有选购顺序的阶梯。每个品牌占有一层阶梯。
以租车行业为例,赫兹是第一个进入顾客心智中的,自然它占据了第一级。安飞士位居第二,“全国”(National)名列第三。
你的营销战略应该根据你的品牌占据了心智阶梯的位置来决定。当然,这一位置越高越好。
比如安飞士。多年来,该公司的广告一直在宣传其高质量的租车服务。“租车行业中最棒的”曾是它某项营销活动的主题。
当消费者看到这条广告时会纳闷:在我的品牌阶梯上,最顶层的并不是这家公司,它怎么可能提供最棒的服务呢?
于是,安飞士做了一件提升在潜在顾客心智中的地位所必须做的事,它的广告宣称:“安飞士在租车行业中只是排行第二。那么,你为什么还要租用我们的车呢?因为我们更加努力。”
在此之前的13年,安飞士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当它承认自己位居第二时,它开始赚钱,而且赚了很多钱。
人们大脑的功能之一就是进行选择。潜在顾客用他们自己的心智阶梯来决定哪些信息值得接受,哪些信息应该拒绝。
通常,人们只接受与自己认知相一致的新信息,其他的都会被置之不理。
你的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会形成怎样的一个产品阶梯呢?阶梯共有几层呢?这取决于你的产品是高关心度产品还是低关心度产品。
你日常要用到的产品(如香烟、可乐、啤酒、牙膏以及谷类食品等)往往是高关心度产品,它们的阶梯会有很多层。那些不经常购买的产品(如家具、割草机、箱包)的阶梯则通常相对较少。
阶梯是一个很简单,但又很有威力的类比,它有助于你处理市场营销中碰到的重大问题。
在开始实行任何市场营销计划之前,问自己一个问题:在潜在顾客心智中我们处于阶梯的第几层?是在第一层,还是在第二层?或者,我们可能根本就不在阶梯上。
然后,很客观地针对你在阶梯中的位置确定你的营销计划。
定律8:二元定律
从总体和长远的角度来看,你会发现市场往往演化成两个大品牌竞争的局面——通常一个是值得信赖的老品牌,另一个则是后起之秀。
让我们回溯到1969年,当时的市场上,某种产品有三个主要品牌。领先者占有大约60%的市场份额,第二品牌约为25%,第三品牌则是6%。剩余的市场则由专业品牌和小品牌瓜分。
二元定律告诉我们,这些市场份额分配是不稳定的。而且,该定律还预测,领先者会丧失一些市场份额,而第二品牌则会提升其市场占有率。
22年后,这个领先者的市场份额降至45%,第二品牌的市场份额升至40%,第三品牌则只剩下3%的市场份额。虽然这三种产品分别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皇冠可乐(Royal CrownCola),但是这一定律适用于任何品牌。
在游戏机行业,20世纪80年代末,任天堂曾经占据了整个市场75%的份额。另外两个参与竞争的品牌是世嘉和NEC。如今,任天堂和世嘉并驾齐驱,NEC被远远甩在了后头。从长远看,这是两种游戏机之间的战争。
在市场发展的早期阶段,第三位或第四位的位置看上去也是很有吸引力的,销量在不断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