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还存在一种光环效应。如果你牢牢地建立了一种优势,那么你的潜在顾客可能会赋予你更多的优势。
一种“更浓”的意大利面条调料也就意味着这种调料质量好、营养多且价值高等,一辆“更安全”的汽车意味着有更好的设计和制造。
无论这是否是精心设计的营销计划的结果,大部分取得成功的公司都是那些在潜在顾客心智中“拥有一个代名词”的公司。
佳洁士——防蛀
奔驰——工艺精良
宝马——驱动力
沃尔沃——安全
百事可乐——年轻
有的公司意识到了聚焦的必要性,却以自我毁灭的方式去实现这一战略。
通用汽车曾经试图生产各种价位的高质量汽车。福特的广告说:“质量第一。”而在克莱斯勒公司,李·艾柯卡(Lee Iacocca)宣称:“我们并不想当最大,而只想做最好。”(有谁会真的相信艾柯卡不想成为最大?)
以全面的高品质发展成为大公司,在公司内部,这是一种振奋人心的说法,然而一旦出了公司,这个说法就无法打动人了。
试问,有哪家公司会公然宣称自己的产品质量不好?没有。每家公司都会认为自己代表着高品质,结果是谁都无法代表。
你不能将焦点集中在质量或是诸如此类不存在对立面的概念上。
你不能标榜自己是一个诚实的政治家,因为没有人愿意站在你的对立面(尽管有众多潜在的候选人)。然而,你可以将自己定位为支持资方或支持劳方的候选人,这样你会很快被接受,因为总是有人会支持其中一方的。
定律6:专有定律
当你的竞争对手已经在潜在顾客心智中拥有一个代名词或定位时,你若再想拥有同一个代名词,将是徒劳无益的。
正如我们早先提到过的那样,沃尔沃拥有“安全”这个代名词。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和通用汽车在内的许多其他汽车公司,也曾试着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市场营销活动,但是,除了沃尔沃之外,没有一家公司能够让“安全”这个概念进入潜在顾客心智中。
人们心智中的认知一旦形成,你就不可能去改变它。事实上,你通常在做的只是通过使这一概念变得更重要而强化了竞争对手的心智地位。
金龙鱼因开创了调和油品类而成为中国食用油的领导品牌,因此金龙鱼成了“调和油”的代名词。
随着市场的发展,新的单一油种不断兴起,金龙鱼品牌开始推出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茶籽油、玉米油等多个品类产品。
但在这些品类中,鲁花已经代表花生油,多力已经代表葵花籽油,金龙鱼不但无法将已经被以上专家品牌占据的概念占为己有,还面临“调和油”的认知被稀释甚至最后沦为混沌品牌的危险。
定律7:阶梯定律
首先进入顾客的心智中固然应该是你首要的营销目标,但是如果没能做到这一点也并不意味着失败。处于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品牌,也有属于自己的营销战略。
产品都非生来就是平等的,潜在顾客在做购买决策时总会对各种品牌进行排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