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湖南省与周边各省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例如湖南省与江西省的区划调整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湖南省内各个地级市的区划调整。湖南省总计下辖了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省会长沙市属于全省最大的城市,总计下辖了9个区县。那么,长沙市9个区县的区划,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湖南省。湖南省属于中部六省之一,湖南省下辖了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总计14个地级区划。总人口6600多万人,略多于浙江省。在中部六省中,湖南省与湖北省、江西省相邻。湖南省也是我国的粮食大省,湖南省生产的水稻,占了我国很大的比例。省会长沙市,近年来发展非常迅猛。长沙市的总人口1004万人,已经成为了千万人口的大城市。
长沙市的经济总量,达到了12140多亿,放眼全国,山东青岛、江苏无锡、河南郑州、湖南长沙、浙江宁波,这5个城市的经济总量非常接近,堪称是各有千秋。其中,长沙市排名全国第15位。在中部六省中,武汉、郑州、长沙、合肥4大省会城市,各有自己的特点。例如长沙,在教育、科研等方面,拥有不小的优势和基础。

长沙市的区划与湖南省区划变迁,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首先聊聊湖南省的区划历史,在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一直沿用了州县两级区划。不过,陆续出现了汉朝13州、唐朝15道、宋朝23路等等。不得不说,我国很多省份的名称,都起源于宋朝,例如荆湖北路、荆湖南路、两浙路、广南东路等等。
13世纪中期,北方的元朝以后,在几十年时间里,先后消灭了大金国、西夏国、西辽国、大理国、南宋等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面积辽阔的王朝。不过,随着疆域面积的扩大,元朝也面临了一系列的实际困难。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经验,面对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几百个州府、几千个县,各地区错综复杂的人口、耕地、农作物情况,元朝不知所措。

例如各地区的农作物,由于各地的气候和地质结构差异巨大,各地种植的农作物也差异明显。各地的耕地,分为了泥土地、沙土地、水浇地等等,每种耕地又分为了上中下3个等级。言而总之,元朝没有经历了这些问题。依靠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区划,已经无法处理这些问题。唐朝的15道和宋朝的23路,都有自己的实际问题。
最终,元朝结合了宋朝23路的经验,在金国行尚书台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各地区的区划。最终,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河南江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等等,湖南基本上隶属于湖广行省。当时的湖广行省,包括了湖北、湖南,以及贵州、广西的部分地区。每个省下辖了各个路,每个路下辖了各个州府,每个州府下辖了各个县,相当于4级区划。

元朝虽然设立了行省制度,但各方面都不完善。首先,各省的区划面积不合理,管理难度非常大。第二,各地的机构设计粗犷,而且相互重叠。到了元朝统治的末期,已经出现了各方面的问题。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在元朝行省的框架基础上,根据明朝的需要,调整了各省的区划。在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随着明朝的迁都,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的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