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物二三事法,通过日常的几件事来写人物的一种方法,是写人的方法。注意选择、感情、组织、描写。
(4)自我画像法,也是写人的也是作者写自己的方法。分全档式自我画像法(像履历档案般地介绍自己)、年段式自我画像法(刻划自己某个年龄阶段的帮事和情态)、习性式自我画像法(刻画和表现自己一个特色的习性的写法)。
(5)风景记游法,是记述游览的风光和见闻的写法。写作要点:A描写逼真生动,B游踪交代清晰,C结合人文史料,D穿插个人感想。
(6)状物特写法,是对某一特作特写镜头式的描绘的写法。
(7)物事抒情法,是睹物思人、依事抒情的写法,是抒情散文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要选择最能引发和集聚情感的事和物来写。
(8)像征寓意法,借用某个具体形象的事或物,寄寓一种深沉的情或理的写法,其中所记叙的具体形旬的事或物叫象征体,寄寓在象征体中的情理叫象征意。分三种类型:含而不露式、琵琶半遮式、景物镶嵌式。
(9)心理联想法,是完全依靠作者的联想去构思和谋篇布局的写法,在散文中运用频率很高,运用心理联想来写散文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其思辨性或抒情性特别强。最有成就的作家是秦牧。常见结构类型:比较、串联、辐射。
(10)随想随笔法,是就某些现象某个论题,用散文笔调来表述自己的见识,论说自己的见解的写法。常见的两种写作模式:随想式(从某个具体现象得到感悟,随想随议,也许还举出相同、相似或相反的材料,但更重要的是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论题式(一个论题下,相对稍微系统地论说自己的见解和见识的写法。)
戏剧:是演员在舞台上扮演给观众看的一个已经做过真心诚意让安排的故事,也可说戏剧是一种由演员扮成角色、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
戏剧必不可少的条件:(1)要有扮演人物的演员;(2)要有表演的地方——舞台;(3)要有观众;(4)要有作过专门安排的故事。
戏剧艺术的基础是剧本创作。剧本创作受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限制。
戏剧分类:亚里士多德提出悲剧、喜剧,狄德罗提出第三种体裁严肃喜剧,也称悲喜剧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1)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特别重视悲剧情节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对悲剧人物的要求。强调悲剧行动的首要性,不能忽视性格。对戏剧中人物的四点要求:性格必然善良、必须适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必须与实际生活中的人特近似、性格必须一致。
(3)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中,还包括着这样的内容:悲剧必须“唤起悲悯与畏惧之情,使这类情感得到陶冶”,这是对悲剧的社会功用所作的最早也是最主要的说明。
(4)在讨论悲剧情节时,提出了“发现”与“转换”这种剧作结构技巧问题。
喜剧的特征及内涵:(1)喜剧的题材,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与悲剧相对立的,以“可笑的行动”为内容。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所摹拟的是“下劣的人物”(指的是品质上差异)。
(2)滑稽、幽默与讽刺——喜剧性。幽默乃是讽刺的对应物。
(3)喜剧的社会效果,是笑,却不是喜剧的最终目的。笑本身也有不同的内涵,可能是对对象的一种憎恶,也可能是一种善意的嘲笑,甚至可能是同情或欣赏的会心笑。
正剧写作的具体要求:(1)要求这种新体裁的戏剧面向社会现实,写“市民的,家庭的”生活,处理“人类的实际生活所供给的题材”。(2)要求把“真实”作为这种戏剧的基本原则:任何东西都敌不过真实。评价真实的标准主要是:只求和他所塑的性格相符合。(3)要求这种体裁的戏剧应该具有道德的目的,但是又反对在本剧本中进行道德说教。
戏剧的特征分两类:(1)艺术特征,包括创作上的集体和艺术上的综合性。在戏剧艺术的创作集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剧作家的创作——剧本;戏剧艺术的成就在于演出,是以动作来创造形象的表现特点。(2)文学特征,包括语言特征、题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