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议论的形式:战斗的政论性,深刻的哲理性、鞭辟入里的述评性。
报告文学的结构安排:(1)按事情发展时间先后为顺序;(2)以材料性质的分类安排(3)以切断式安排;(4)以电影镜头组接式安排。
现代杂文,也称杂感,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种侧重议论文学散文。
杂文的基调分类:(1)赞颂性,是称赞、褒扬、歌颂某种社会现象;(2)揭批性,是揭露、讽刺、批判某种社会现象;(3)晓谕性,是宣传真理、传播知识,具有社会针对性。
杂文的特征:(1)现实性,以报刊为主要发表阵地,带有新闻性的文体,同样体现信息性和及时性。表现为主题针对现实问题,题材传递现实信息。(2)政论性,杂文是诗和政论的结合,以理念作为文章的核心。杂文议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论述的口子比较小,二是侧重揭露和批判。(3)文学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广泛运用喜剧手法,二是语言力求精练隽永,三是有明显的感表色彩。
杂文的写作要求:(1)要社会信息,善于抓住有议论价值的问题题,发表真知灼见。社会信息的来源有各种信息媒体和作者自己的观察、体会、了解、调查。(2)口子要小,构思要巧。杂文通常是缩小议论的口子,力求以小见大。(3)讲究文采,倾注感情,做到文、情、理和谐统一。文学作品都是语言艺术,要讲究语言使作品文采斐然,要求作者提高自己的修养,特别是磨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杂文的写作方法的分类:(1)类型概括法,就是议论不是针对一人一事,而是针对一种类型。类型的选择要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类型特点的概括要准确、精当。(2)就事论理法,是直接针对现实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发表意见。要注意叙事应力求形象、生动,议论应力求活泼、机智。(3)由此及彼法,就是由一件事联想到另一件事,通过两件事的联系、比较或对照来说明一定的道理。(4)以古喻今法,是从过去的事情中总结经验教训,拿来作为今天解决问题的借鉴。多半是详细地介绍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然后再联系现实状况发展议论。(5)原形暴露法,是把讽刺对象的原貌直接暴露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了解其本相后,自然唾弃它。(6)谐趣谈笑法,是指用诙谐、谈笑的口吻来议论事情,有时甚至用开玩笑的方式来说明问题。(7)集中扩展法,是把一些分散的社会现象加以集中,把一些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加以扩展,并在此过程中穿插适当的议论,以使人更清晰地认识作者提出的问题和发展的意见。(8)旧说新解法,是对社会上已经习惯的一些说法、风解,作出新的解释或注入新的内容,或发展新的看法。(9)正反颠倒法,即故意颠倒事理,把好的说成坏的,把坏的说成好的,否定正确的,肯定错误的。这种写法带有强烈的讽刺性,往往把坏的暴露得更全面、更彻底。(10)新编寓言法,通过新编的寓言故事,来说明一个针对现实状况的道理。(11)观点陈列法,是作者把自己在生活中感悟到的东西,或者对某些问题思索的成果,用提要的形式罗列出来。(12)以小见大法,是通过小事,来说明或反映大问题。
文学角度的学术论文:指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作比较系统专门的研究和探讨后,表达科研成果的议论文化。
学术论文的分类:(1)按科学分:自然科学论文(指表达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社会科学论文(指表达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思维科学论文(指表达思维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2)按写作功用分:传播性论文(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宣读的学术论文)、水平检测性论文(指为检测水平而写的学术论文,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3)按科学研究分:创造性研究论文(指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努力探讨,提出对某一问题的独立见解,并把它证明与解决的学术论文),慗理性研究论文(指综合前人科研成果,经过科学的梳理,系统提出对某一问题的全部看法和论述,以明人耳目的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