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汉字背后都有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等着我们去阅读、去探寻。
今日汉字主角:爪抓笊采菜彩踩睬
1
“爪”字专指鸟兽的手脚,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很完整,没有大的变化,古人就画了一个兽爪的样子。
“爪”字读音为“zhuǎ”,此外还读“zhǎo”,如鹰爪、爪牙。实际上二者在方言中混用,没有特别的区别。
关于“爪”的造字,音意、形意两种,此外还表示与抓取有关的指示符号,如爬、瓟、孚、 妥、舀、受、爱、爰等,各归其读音家族。
2
“抓”字加了提手,表示用手抓取东西,这个字隶书时才有,之前一直用“爪”表示抓取。后来爪专表爪子、爪牙,于是另造了“抓”。
“笊”也叫“笊篱”,在北方是一种常用的器物,通常是在煮面条、饺子时捞取面条和饺子用的,大多为竹条编织,像大勺似的,有缝隙可漏水。
因为用“笊”在锅里、汤里捞取食物,就好似鹰的爪子从水里把鱼抓出来,水从爪间的缝隙流了出来,所以用鹰爪的“爪”表音表意,读音为“zhào”。
“笊”的作用就是从水中分离出食物,以便食用,所以也叫笊篱,由于它最初多为竹条编织而成,便都加以竹字头归类。
在今天,除了竹子编制的,还有金属制的笊篱,因为主要用来把食物过水、漏水用,故也称为漏勺。
3
“采”字很形象,一个爪子在一棵树上,表示人们用手采集树上的果实,树叶发出擦擦的摩擦声,拟声为“cǎi”。且古音中“z、c、s” 读音相近,有时难区分。
“采”字比较简单,它是人类最早获取食物的方法之一,采摘草叶和果实。
后来,逐渐发展为种植,人们便把用于采摘的植物称为 “菜”,野外采摘的植物就为“野菜”。
“菜”多指植物类,今天惯称为蔬菜,也泛指烹饪的各种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