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治日报 《法人》全媒体记者 李辽
生态环境部11月2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十三五”以来截至2021年11月,全国共办理7600余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赔偿金额超90亿元。
工业生产是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近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力度。在严厉的管控下,对于企业的环保风险,一个疏忽或研判失误就可能让企业付出高昂的违法违规成本。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更加严厉地惩治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犯罪行为,依法处以实刑、慎用缓刑。
如今,我国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步伐持续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呈高压态势。未来,环境合规治理方式对于企业命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企业“一把手”来说更是严峻的考验。
违法违规成本愈发高昂
目前,我国正处于环境管理的“转型期”和环境风险的“活跃期”,国家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相关处罚毫不手软。
2015年1月,当时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创新设计了“按日计罚”,同时还赋予了环保执法人员查封、扣押的权力,环保部门可对超标或超总量的行为直接限产或停产。除了强化环保处罚外,对未批先建、无证排污等行为,相关监管部门可以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治安拘留。同年底,中央环保督察组开始在河北展开试点督查。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生产企业未能准确辨识出内部运营的环保风险并及时消除,或者面对危机时化解方式和能力匹配不到位,将付出高昂代价。众所周知的南京胜科水务因环境违法被处罚金5.2亿元,12人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再如,国中水务子公司仅因进水导致出水超标一事被处罚近1300万元,影响增值税退税额1781万元,其后又被当地政府强制接管,对上市公司国中水务业绩影响1560万元。
近日,针对以上两大案例,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宇欣对《法人》记者表示,“如果未能按照环保的要求达标排放,首先企业会面临环保行政处罚,甚至按日计罚,数目不菲。被处罚后,自处罚决定下达的次月起36个月内,不得享受规定的增值税退税政策,同时还需增缴环境保护税,可能间接引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或环境公益诉讼。严重情况下,企业高管、直接责任人将面临行政拘留,甚至承担刑事责任。另外,如被行政接管或面临33个部门的联合惩戒,公司的贷款融资、并购重组等将受到严格限制。”
对于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而言,环保风险是无法回避的话题。这类公司的环保合规性一直是监管机构日常监管、项目审核中的重点。早在2017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证监会”)就与原环境保护部达成协议,从审核把关、日常监管等方面引导资本市场主体提升环保责任意识。2018年5月,证监会再次强调,将在IPO、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审核中进一步加大对环保问题的,并强化上市公司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义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今年6月发布的数据,2020年审理生态环境领域各类案件25.3万件,其中,审结一审环境资源刑事案件3.8万件,同比上升2.9%。同时,全国已设立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1993个,基本形成专门化的环境资源审判组织体系。
去年年底,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和7个基层人民法院对江苏响水某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对7个被告单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处刑罚。今年年初,广东顺德某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废水,通过私凿水槽借下水道直排入外环境,经检测废水重金属超标,符合以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情节,涉嫌污染环境罪,负责人被刑拘。
据悉,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案件,尤其涉事人数众多的跨行政区划倾倒案件中,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依法追究生产者、销售者、非法处置者等的侵权责任,也依法追究运输者、提供场所者的相应责任,既判令生产销售企业本身承担责任,也判令其生产经营者依法承担补充责任。
另外,从中国经济的外循环来看,出口企业如果环境标准不达标则会严重影响出口贸易。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环境与经济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高桂林表示,“出口企业如果环境标准不达标,或是生产过程中某项指标达不到出口目的地国家要求,则容易构成绿色壁垒,导致对方的海关不允许你的产品进入该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