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合规应该如何做?吴宇欣说,企业应该对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及标准规范、政策中涉及的企业义务,特别是强制性规定、禁止性规定和典型案例进行系统梳理,建立与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相适应的环境合规规范体系和行业风险识别体系。同时,对项目手续、设施运营、污染物排放再到日常环境管理要进行全过程的综合体检,从风险诊断、制定措施、优化流程、设计用表、理顺制度、规范操作、完善合同和跟踪落实入手,把环境合规管理法治义务内化到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之中。
链接:工业污染的地缘特点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新闻通报,今年1至6月,全国共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5.52万份,行政处罚案件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河北、江苏、河南、山东、广东;罚款金额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江苏、河北、山东、广东、云南。唐山市、新乡市、邢台市、东莞市、邯郸市为行政处罚案件数量排名前五的地级市。全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适用查封、扣押案件,适用限产、停产案件,移送拘留案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等五类案件总数为6381件,其中数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为江苏、广东、安徽、河北、山东;排名前五的地市为东莞市、徐州市、阜阳市、常州市、合肥市。
河北省作为京畿重地,是京津冀工业发展区关键的一环,有着充足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这些优势成为其大规模发展第二产业的基础,而第二产业与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呈现正相关性。在河北省,唐山市作为一座传统的资源型重工业城市,钢铁产业是该市四大支柱产业之首,其钢铁产量约占河北省产量一半以上,占全国产量超过一成。虽然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但钢铁企业的污染排放仍占该市工业企业总排放量的较大比例。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较发达地区,也是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污染工业高度集聚、协同治污不力等原因,使长三角水污染问题严重,湖泊污染、支流污染、近海污染和跨界污染突出,而污染源主要来自一些化工园区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2019年,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显示,到2017年底,全省各类污染源数量60.82万个(不含移动源),其中工业源55.48万个,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占比约80%。而金属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五大行业占到全省工业源总数的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