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财理财通课题组统计,平衡混合型基金近1月年化收益率的中位数为17.25%,银行理财也有超高收益,这与大家以往对银行理财收益低稳健的固有印象大有不同,可见银行理财净值化“变身”颇有成果!
2、股份行混合类公募产品收益表现
从股份行混合类公募产品近1月业绩表现来看,中信银行有多只产品上榜。近1月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为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家业常青系列 79 号理财计划”,达26.83%。据产品说明书显示,“家业常青系列 79 号”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表现*50% 中证500指数表现*50%)*20% (中证全债指数)*70% 1年期定存利率*10%”,从投资比例区间来看,现金和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为50%-90%,另类及其他类资产投资比例占0%-20%,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占10%-30%。产品说明书中提示,该产品“只适合有投资经验的客户”。

3、理财子公司混合类产品近3个月平均年化收益率涨跌幅

南财理财通针对全行业产品运作进行了同类平均的统计,针对收益率、波动率、夏普比率、基准偏离度等多个指标,以周为统计周期,核算当周行业平均水平,针对固收 、现金管理类、纯固收、混合类、权益类等产品类型做二次细分,综合反映行业发展趋势。
以2021年1月28日为基期,理财子公司混合类产品近3月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走出“先扬后抑”的走势,其在2月18日见顶,较基期上涨13.94%,股票在同一天见顶,沪深300指数盘中最高价为5930.91,是一季度最高价。可见银行理财混合类产品和股市走势高度挂钩。根据课题组统计的混合类银行理财产品行业趋势图,曲线在3月11日触底,较基期下跌10.88%。该走势与A股大盘(上证指数)走势高度吻合。
其原因在于,混合类产品主要投向债券和股票,且二者走势均受到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债券方面,由于社融增速自2020年四季度下滑,且美元存在加息预期,市场预期2021年1季度债券到期收益率仍将上涨,因此机构投资者普遍处于观望状态,希望在右侧入场或者到期收益率见顶时入场,债券价格呈横盘走势。
股票方面,由于社融增速下滑及流动性收缩预期,A股在一季度筑顶下跌,沪深300指数累计下跌3.13%,创业板指数累计下跌7%。
由于股票及债券走势不佳,所以混合类产品的收益率受到影响。
1、取消传统承分销环节国开行、农发行启动直接面向投资者招标发债
在央行的指导支持下,国家开发银行创新推出面向全球投资人直接招标发债模式,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也于4月26日启动直接面向境内外投资者试点招标发行业务,标志着银行间一级市场招标发行模式改革取得重大创新。该发行方式取消了传统的承分销环节,允许发行人直接面向银行间市场准入备案的机构法人招标发行金融债券。
国开行拟于4月28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引入境内外投资人直接参与国开债一级发行投标认购,为全球投资人参与中国境内债券一级市场提供新渠道。
2、长三角首笔碳配额质押融资落地 银行拓宽普惠金融押品范围
4月28日,据交通银行介绍,该行近期携手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长三角地区首笔碳配额质押融资。该笔业务是基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排放配额系统发放的首笔融资,也是长三角地区首笔以碳排放权质押作为增信措施的贷款,是金融机构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最新尝试。
【机警点评】
碳配额质押融资是指企业将自有碳排放配额作为质押获取融资的担保方式,企业利用自有的碳排放配额就可获得银行质押贷款。碳交易市场的产生,催生了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接下来将碳配额纳入普惠金融押品范畴或将成为行业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