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那马厅合并的定罗土司,就是明嘉靖时王守仁设的九土司之一,第一任定罗巡检土司为徐吾明,由此开启了徐姓在定罗世袭四百余年的历史,从1527年一直到1912年改土归流。
和那马土司一样,定罗土司都处于区域中心地带,白山武缘居其左,旧城田州处其右,都阳屏前,那马捍后,徭陇星罗城头环布,不减重关保障之胜焉。所以,从军事角度来说,定罗土司都没有正式的驻军,也没必要驻军。
当年岑瑛也在这里建有一座石城,周围二百余丈,南西二门,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定罗土司也没有在这石城里建公署,石城倒是荒废了,到万历年时,反而在离石城二十里的叫木城头的地方建司治,建公署,与民杂居。
定罗土司行政区域,共分十二城头,有人口,三百五十余户,八百余人。

到民国10年,广西省内实行“地方自治”制度,于是改“区团制”为“乡村制”,改区为乡,改团为村,全县设有周鹿、石塘、龙口、 贡川、杨 圩、高圩、片圩、什陇、州圩、永固、庙圩、共和、都勉、堆圩14个乡。
此后,这二三十年间,那马县的县域变化就多了,随着时代政策发展,与周边的隆山县,果德县,平冶县,都安县等,都有局部的乡村的撤撤并并,按当时按广西省政府委员会的《广西各县等次表》划分,那马县的等级,也一度划为三等,四等,五等甲级县,反正中间说法也很多。
最终到1949年,那马县共整合为8乡74村6街。即:义和乡,双联乡,永州乡,贡川乡,共和乡,周鹿乡,石塘乡,龙口乡。

1949年12月8日,人民武装进入那马县城,那马县宣告解放,成立那马县人民政府,政府设在周鹿,全县共成立8个乡, 77个村街。
解放后,广西同样进行了新的行政区域改革,在1951年前后,全省范围内行政区域撤并工作改革推行,其中,在6月,省府下文,7月1日奉邕宁专署指示, 将隆山县6区123村(街) ,那马县3区79村(街) ,合并成立马山县。 在新马山县行政区域编排中,那马县原三个区也就分别成为马山县的第七,八,九区,再下去的历史,那就是马山县的历史了。
至于那马这个名字,在这片区域的历史也就结束,在后来的几十年间,经济发展,时代变革中,那马旧地依稀可辨,但也各有前程。

如周鹿,基本上继承了那马的主要历史沿革,慢慢延续到现在,成为马山县周鹿镇;
永州,保持着整体发展,现在也是马山县最西边一个镇;
贡川,变化就大了。这里算是革命老区,三十年代开始,是区域重要革命活动中心,1949年时,那马县临时人民政府就在这里成立,直到县城解放后才搬离。在新时代,1988年,从马山县分割出来,成为新组建的大化县的一部分。山水多情的贡川乡,有比较好的发展之路,“四乡一廊”的美誉(“红水河百里画廊”,旅游之乡、纱纸之乡、鱼米之乡、水电之乡)如今名声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