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朱瞻基对这个最小的弟弟还算不错,赏赐都比别的弟弟多,但是经过细究才发现朱瞻基并不大方,加倍赐给弟弟的都是大明宝钞,可是这个东西根本就不值钱,而且到了实际问题上,比如选择封地上,朱瞻基就很小气了。

朱瞻基并不想给弟弟选择一个新的封地,于是经过选择,他选上了早已经死去的爷爷辈的郢王朱栋的封地,因为朱栋死了十几年了,没有子嗣,但是他的王府完好,直接拿过来给弟弟使用省钱。
宣德初,诏郑、越、襄、荆、淮五王岁给钞五万贯,惟梁倍之。四年就藩安陆,故郢邸也。
郢王府虽然好,但是毕竟是故人的府邸,而且这个人是没有子嗣去世的,对当时的人来说这是很不吉利的。
朱瞻垍虽然不愿意但是皇帝的旨意无可奈何只能去了安陆,从此过上了在安陆遥望北京的日子,在安陆的日子朱瞻垍过得并不快乐。

他的哥哥襄王朱瞻墡被侄子朱祁镇恩准从长沙迁往襄阳,路过安陆,朱瞻垍听到哥哥路过高兴异常和哥哥见了一面,但是朱瞻墡终究是要走的。朱瞻垍看着哥哥走恋恋不舍,最后哭了出来:“兄弟不复更相见,奈何!”,他说的没错从此兄弟二人再也没见过面。
后来朱瞻垍像侄子申请表示安陆这个环境太恶劣了,希望侄子体恤换个好一点的地方。朱瞻垍毕竟比不上朱瞻墡是嫡亲叔叔,朱祁镇压根就没有给他更换封地的想法,不过话没有说死,只是说安陆那里今年歉收,等过一阵再说吧,于是朱瞻垍只能等待,最后迁移封地不了了之。正统元年言府卑湿,乞更爽垲地。帝诏郢中岁歉,俟有秋理之。竟不果。
皇帝可以拖,朱瞻垍脱不了了,正统六年朱瞻垍病死在安陆,年仅三十岁,巧合的是他也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于是梁国就此除封。巧合是朱瞻垍死后,他的王妃魏氏居然也想自杀殉夫,但是皇帝背了避免郢王妃自杀悲剧重演,及时制止了这一幕发生。

“梁庄王妃魏氏,南城兵马指挥亨之女,母陈氏,生有淑德。宣德八年七月初三日册封为梁王妃,正统六年正月十二日王以疾薨,欲随王逝。承奉司奏蒙圣恩怜悯,遂降敕旨存留抚养王二幼女,仍主王宫之事。”

梁王墓出土。
这里说一句还有一件巧合的是,郢王朱栋和梁王朱瞻垍的坟墓后来都因为盗墓被挖开,出土了大量陪葬品。

郢王墓出土。
安陆第三位藩王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朝大礼仪的主角朱祐杬。让人惊讶的是安陆居然是他自己要求去的。
朱祐杬是明宪宗的第四子,这位藩王为人很低调,很受明宪宗喜爱曾经差一点取代明孝宗成为继承人,其本人很低调,很少参与娱乐一心读书,因此备受好评,成化二十三年被封为兴王。
明孝宗特意给他选择了封地是河南的卫辉,并且下令给弟弟修建一座王府。不过朱祐杬却拒绝了,或许是因为他当年被参与换储风波的原因,决定离皇帝太近对自己不利,不如去的远远地这样一来自己就能平安无事,而且他发现安陆那里有郢王梁王留下的大量田产,对于接连死了两位藩王,他没什么可害怕的,于是他选择了安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