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祐杬表示卫辉“土瘠而民贫,且河水为患”,自己去了不好生活,而 “郢、梁二王有故邸田地在湖广安陆州”,这样一来国家就不用给自己额外拨地,这样就能减轻国家负担,替大哥解忧。
明孝宗接到弟弟的奏报,深受感动,别人为了去好地方争的头破血流,没想到这个弟弟居然如此深明大义,于是大笔一挥同意。
弘治八年朱祐杬入住由郢王府改建而来的兴王府。朱祐杬来到这里后并没有飞扬跋扈而是一如既往的低调,但是他居然重蹈了郢梁二王的负责,兴王爵位仅仅一代就断绝了,没有传下去。兴国除封倒不是他没有儿子,而是因为他的儿子升级了,成为皇帝了。
朱祐杬同两位前辈一样子嗣也很艰难,他一共有两个儿子四个女儿,结果最后只活下来次子朱厚熜和两个女儿。

朱祐杬死在正德十四年,享年四十四岁,其子朱厚熜并没有承袭兴王爵位。在两年后,明武宗去世,因为没有子嗣也无兄弟,故此朱厚熜被选为了新的皇帝。随后朱厚熜进京,开始了大礼仪,最后朱厚熜大获全胜,朱祐杬被尊为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庙号睿宗,墓地改为帝陵取名“显陵”,成为明朝一位从未登上皇位的皇帝。并且因为这个原因,兴王和安陆都不能再被使用,安陆被升为承天府。治所长寿县以以龙飞之地取“钟聚祥瑞”之意而赐名钟祥县,从此不能再被作为封地。于是兴王成为在安陆第三个只有一代就断绝的亲王爵位,安陆也由此结束了有藩王的日子。

安陆升级为承天府的同时,它的邻居德安开始了皇子的噩梦。
在兴王朱祐杬前往安陆的同时另一位皇子也同样开启了前往湖北的路程,这个人就是朱祐杬的弟弟,明宪宗的五子朱佑棆,他们是同母所生,在成化二十三年和益王衡王雍王同日受封,被封为岐王。明孝宗特意给他选择的封地是德安,巧合的是他的哥哥朱祐杬自己申请去了安陆成为了他的邻居。不过相比哥哥,朱佑棆的结局糟透了,弘治八年他到了德安,到了弘治十四年,他就因为疾病去世了,享年二十四岁,在德安待了六年,他没有子嗣,于是岐王除封。

德安第二位藩王同样是兴王岐王的弟弟,是宪宗第九子朱佑榰。明宪宗去世的时候他还很小,最后他是由大哥明孝宗册封为寿王,他在弘治四年和兄弟汝王、泾王、荣王、申王同一天册封。明孝宗给他选择的封地是四川的保宁府。四川从明朝建国开始就只有一位藩王就是朱元璋的儿子蜀王,血统过于疏远,这个时候明孝宗将弟弟封到这里,估计是有监视牵制蜀王一脉的目的。不过朱佑榰在弘治十一年就藩保宁府后,并没有住太长时间,因为朱佑榰无法适应四川环境,屡次上书请求改封地,明孝宗都没有同意,到了正德元年,明孝宗已经去世,明武宗终于同意了叔叔的请求,让他迁回内地,但是不可能给他新的封地,恰巧之前岐王去世很长时间了,他的府邸空出来了,于是寿王被改封到了德安。正德元年以岐王世绝,改就岐邸于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