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始养鱼的时候,我总是重数而不重质,一个1.5米的鱼缸养三四十条鱼,因为水质的问题,鱼一条接一条地死去;种花养鱼的书籍,也买了十几本。当明白了鱼缸生态系统、消化系统的原理后,我又过于追求名贵品种的鱼;养到现在,我觉得算是进入了常态。我发现,就像养鱼一样,喜欢的东西你不要多吃多占,因为你的能力有限;名贵的东西无需强求,因为凡事太盛,往往会盛极而衰,不免让人感伤。
何谓生活?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多年来,我都会溜去花地湾,偷偷享受一日闲情,或许这就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吧。
鱼友总调侃着说,“养鱼是一条不归路”。归不归,取决你的心态。因为养鱼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水清,鱼靓。工作之余,沏一壶茶,把玩一串手串,我可以静静地待在鱼缸旁边一整天。
山坡上开满了美丽的鲜花,但在牛羊的眼中它只是饲料;体态优雅而肥美的鱼儿,在很多人的眼中不过是一道美味。当我经历过汶川大地震后,突然顿悟:我们眼中看见的,取决于内心。花也罢,鱼儿也罢,在我眼中,都是美,是用来启迪心智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但生活不仅仅是为了物质的占有,这或许可以从养鱼中体味到些许道理。
在迷茫的时候,梁实秋说过的一句话,往往能让我立刻释怀:“花看半开,酒饮微醺,最是宜人。”在繁忙的生活中,偷得片刻闲适时光,逗鱼、看花、撸猫、戏狗……
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鸟飞跃啄食,鱼儿浅游高跳,哪一样不令人看了觉得快乐?我们为什么要不快乐!
(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