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后,在我军手上吃了无数亏的日军,开始明白要想短期内灭亡中国实在是痴心妄想,只得改变战略方针,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手段。与此同时,国民党内部的一些反动派分子自觉抗日无望,开始有了投降主义的倾向和实际行动,从而加剧了反共摩擦活动,将枪口对准同胞,制造出“皖南事变”等一系列事件。
中国共产党在局势完全不利于己方的情况下,仍然向全国发出“团结抗战,反对分裂和妥协”的口号,并以实际行动践行抗日使命。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苦阶段,日寇企图用武力迫使中国屈服,打垮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不断地对华北地区八路军创建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但是,日寇这般丧心病狂的举动,非但没有让八路军屈服,反而是在八路军出其不意地进攻下,连遭败战。这就让日军感到头疼不已,他们意图除去八路军这股难缠的“眼中钉,肉中刺”。
7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由不久前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冈村宁次担任,他上任后,就调集几万日伪军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妄图一口气摧毁我党的革命根据地。
日军直扑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党政机关和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易县,由于敌军人数和武器装备都占有极大的优势,且易县兵力有限,如果同日军作战,无异于以卵击石,到头来不但可能会让我军全军覆没,还会被敌人攻占司令部,这对我党我军来说无疑是不能承受的损失。军区领导们经过商议,决定将党政军机关全部转移到易县附近的狼牙山地区。
说起狼牙山,就不得不说它的地形和所处位置,狼牙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因其地形险峻,山峰林立,形如狼牙而得名。八路军撤退到此处,有利于隐蔽自身和重要党政军机关,并可以同敌人进行长时间的周旋。
当晋察冀军区带领着晋察冀边区的数万群众藏身于狼牙山附近后,敌人仍穷追不舍,派出多架飞机对该地区狂轰滥炸,并兵分多路将大军推进至狼牙山下,我军虽然利用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但仅仅只是暂时将他们打退,敌人人数众多,并携带了大量重武器,昼夜不间断地对狼牙山附近进行轰炸,如果放任战斗继续打下去,只会耽误人员的转移时间,会延缓我军下一步作战计划。
原本,日军对狼牙山很是陌生,一直不敢将大军推进至大山深处,只敢在外围行动。可是叛徒赵玉昆为了讨好日本侵略者,好得到升官发财的机会,就将我军的藏身之处悉数告知日军,日军有了这份绝密情报后,遂对我军发起疯狂的进攻。
1941年9月23日凌晨,日军主力倾巢出动,开始对狼牙山下的村庄发起进攻,他们毫不费力地占据村庄后,就对当地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进行疯狂屠杀,将值钱的物品洗劫一空。
等到当日中午时分,日伪军已经做好强攻狼牙山的准备,当时藏身于狼牙山的3万多群众急需转移,但是八路军能够作战的人数十分有限。
为了让党政军机关和群众能够安全转移,晋察冀边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命令1团团长留下一批战士守住阵地,同敌人周旋,掩护党政军机关和群众转移,伺机寻找突围机会。1团7连的战士们担负起了这个掩护任务,战士们领足了手榴弹和子弹,准备同敌人血战到底。
要想吸引住敌人视线,人数很重要,敌军的目标是全歼我1分区全部兵力,但是现在只派出1个连,想要佯装成至少一个团的兵力,着实有点困难,一旦被日本发现真相,他们肯定会转移攻击方向。为了让敌人相信这是我军主力,7连战士配备了数挺机关枪,并有充足弹药。